历史地理知识|诸葛亮是怎样的人,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品


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据史书记载 , 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 , 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 。 诸葛亮之所以伟大 , 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 , 然后就呼风唤雨 , 如何如何 。 真实的历史是 , 很长一段时间诸葛亮都做一些具体的基层事务 , 他勤勉上进 , 很会团结人 , 也很会做事情 , 善于思考研究 , 善于组织协调 , 工作很出色 , 赢得刘备和大家的尊重 , 最终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要职务 。

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是顺理成章的事 。 一来诸葛亮的确文采谋略过人 , 二来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效力 。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到东吴遭到张昭等人的刁难 , 其实 , 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 说周瑜嫉贤妒能几次想加害于诸葛亮 , 这也与历史不符 。

据史书记载 , 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 , 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 , 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也是演绎 。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后周瑜攻取了江夏、南郡;刘备则率军攻取了江陵、武陵、长沙、桂阳、零陵 , 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五郡税务征收工作 , 此后刘备从东吴借来了南郡 , 以图西川 , 刘备夺取西川后又封诸葛亮为军师负责西川的事物 。

公元222年刘备建立蜀国封诸葛亮为丞相 。 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 , 诸葛亮被封武乡侯 。 他励精图治 , 赏罚严明 , 推行屯田政策 , 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 , 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 诸葛亮还修补了与东吴的关系 , 平定南方叛乱 , 进行了六次北伐进行北伐 , 多年征战 , 积劳成疾 , 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 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

诸葛亮发明了不少作战的阵图 , 发明了连弩 , 善于用兵 , 善用谋略 , 这些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 但演义中很多故事情节毕竟只是演义 , 有一定的夸张和虚构的成分 。

诸葛亮27岁前基本上是学习修身 , 他之所以在群雄之中选择了刘备作为辅佐的人 , 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 , 忠义道德的人 。 跟随刘背后 , 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 , 尊王而不攘夷 , 进兵南中 , 和抚夷越 , 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 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 , 以“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 , 却不追求个人权势 , 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 。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 , 不以权势谋私利 。
三、严于律己——街亭之役 , 马谡违节 , 造成败局 , 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等 。
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 , 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 。 在他执政期间 , 如果出现失误 , 他都决不委过他人 , 而自省自律 。 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 , 但他都引咎自责 , 检讨自己的失损 。
四、知人善任——他以宽广的胸怀 , 纯正的心灵 , 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 。
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 他不讲门第、资历 , 破格用人 , 大胆地授以要职 , 委以重任 。 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 , 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 , 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 。 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 。 ”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名士孔融、祢衡等人相比 , 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 , 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 。 诸葛亮无私无畏 , 谦虚谨慎 , 深思熟虑 , 卓识远见 , 善于博采众长 , 融化于胆识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