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证
1、胃中寒冷型
症状:呃声沉缓有力, 膈间及胃脘不舒, 得热则小减, 得寒愈甚, 食欲减少, 口中和不渴, 舌苔白润, 脉象迟缓 。
治法:温中祛寒止呃 。
方药:丁香散为主方 。 方中:丁香、柿蒂降逆止呃;良姜温中散寒;另加刀豆子温中止呃;如寒重者加吴茱萸, 肉桂以温中散寒降逆 。 若挟寒痰不化, 脘闷嗳腐, 可加厚朴、枳实、半夏、陈皮、茯苓以行气化痰消滞 。 也可用定呃汤《辩证奇闻方》加肉桂 。
处方:党参、茯苓各20克, 白术15克, 丁香, 肉桂各6克, 陈皮, 沉香各10克, 怀牛膝12克, 生姜15克, 也有显效 。
文章插图
2、胃火上逆型
症状:呃声洪亮, 冲逆而出, 口臭烦渴, 喜冷饮,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舌苔黄, 脉象滑数 。
治法:清降泄热止呃
方药:方用竹叶石膏汤加柿蒂、竹茹以清火降逆 。 方中人参改用沙参, 配合石膏, 竹叶, 麦冬以凊阳明胃火, 半夏, 柿蒂以化痰降逆, 如大便秘结, 脘腹痞满, 可合小承气汤以通腑泄热, 腑气通则胃气降, 而呃逆自止 。 也可用平呃散(验方)加竹茹, 车前子 。 处方:玄参, 茯苓各10克, 连服数剂, 也有卓效《辨证奇闻方》 。
3、气机郁滞型
症状:呃逆连声, 常因情感不畅而诱发加重, 伴有胸闷纳差, 脘腹胀闷肠鸣矢气舌苔薄白, 脉象弱 。
【中医对呃逆的辨证论治】治法:顺气降逆 。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 方中:木香, 鸟药顺气, 枳壳, 沉香宽中降气, 可加丁香, 代赭石降逆止呃;川楝子, 郁金舒肝解郁, 如气郁化火, 心烦便结, 口苦, 舌质红, 脉象弱数者, 可加山栀, 黄连等, 泄肝和胃 。 若气逆痰阻, 则有头目昏昡, 或时有恶心, 舌苔薄腻, 脉弱滑, 可合旋禊代赭汤, 二陈汤化裁, 以顺气降逆, 化痰和胃 。 或用解呃丹《辨证奇闻方》 。
处方:柴胡, 郁金各12克, 白芍, 麦冬各15克, 当归, 紫苏梗各10克, 茯苓20克, 白芥子10克 。 也效显 。
文章插图
二、虚证
1、脾胃阳虚型
症状:呃声低弱无力, 气不得续, 面色苍白, 手足不温, 食少, 困倦, 舌淡苔白, 脉沉细弱 。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
方药:以理中丸加吴茱萸, 丁香为主方 。 方中:人参, 白术, 甘草, 甘温益气, 干姜扶阳温中, 吴茱萸, 丁香温胃透膈以平呃逆 。 另加刀豆子温中止呃 。 若呃逆不止, 心中痞硬, 可合用旋衷代赭汤以重镇和中降逆 。 如肾阳亦虚, 见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舌质胖嫩, 脉象沉迟者, 可加附子, 肉桂以温肾助阳 。 如兼有食滞, 可稍佐陈皮、麦芽之类以理气化滞 。 若中气大亏呃声低弱难续, 食少, 便溏, 体倦, 动脉虚者, 宜用补中益气汤 。
2、胃阴不足型
症状:呃声急促而不连续, 口干舌燥, 烦躁不安, 舌红而干或有裂纹, 脉象细数 。
治法:生津养胃止呃
方药:益胃汤加枇杷叶, 石斛, 柿蒂等以降逆上呃 。 方中沙参, 麦冬, 生地, 玉竹滋养胃阴, 是为甘寒生津之法, 加石斛可增强养阴之功, 又加枇杷叶, 柿蒂以和降肺胃而平呃逆 。 如胃气大虚, 不思饮食, 则合用橘皮竹茹汤以益气和中 。
推荐阅读
- 呃逆与嗳气的区别
- 为什么小孩会得呃逆
- 呃逆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影响
- 什么是呃逆
- 怎么样治疗呃逆
- 冬季对抗红血丝
- APP知识|qq怎样取消关注,怎么取消对别人的特别关注
- 室内养花多少度为宜
- 什么原因会导致呃逆
- 中医对嘈杂的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