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鲵的胚后发育与培育
大鲵人工繁殖一般是夏末秋初 。 其卵产出后经一段较长时间孵化,胚胎的胚后发育已进入冬季了,从湖南开始向北走,冬季水温较低 。 因此,为了提高胚后的发育成活率,水温要保持在11℃-24℃范围(最好保持18℃-20℃),其自然水温达不到上述条件的,要采取一定的增温措施,如温泉、工厂余热水、室内保温、电热恒温等加温方法 。
大鲵孵化出膜后的胚体,其腹面还有一个较大的卵黄囊供胚后一段时间发育的营养 。 大鲵胚后发育可划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
(1)卵黄囊营养期:这一时期的划分是从出膜到卵黄吸收完为止,历时一般30多天 。 初出膜形似蝌蚪,全长2.8-3.0厘米,体重0.28-0.3克 。 胚后发育30天,全长3.5-4.6厘米,体重0.3-0.8克,头向下低弯,体两侧肋沟13-14条,背深棕色,腹浅黄,前肢已有四指,后肢开始分四叉,鳃红色 。 体内胸腹腔已形成,食道与肛门连通,囊状胃内尚存有少量未吸收完卵黄小颗粒 。 胃长1.7厘米,肝脏分两叶,肾脏已出现,呈线状,色肉白,心脏每分钟跳动33-35次 。
文章插图
(2)开口摄食期:出膜30天后,由母体带来的营养物质已经吸收完毕,开始转入摄取外界的饵料为营养 。 这时胚体全长4.5-5厘米,体重0.8-1.3克,消化器官肠胃已形成,胃长1.2厘米,小肠3.2厘米,直肠1.3厘米,肝脏比前增大,约占腹腔1/3左右,胆囊在两叶肝之间的下端,胆汁清淡,不具颜色,呈水泡状 。 因此,稚鲵吞食的食物还不能充分消化,排泄的粪便残渣中,还有所吃食物的残体存在,这说明稚貌刚开口吃食由于内部器官生长发育还不完善,表现出消化力还不强,进食后两星期内,因为吞食过多,消化困难,发现有的稚鲵浮于水面,时而上下游动,感到难受不安,排泄在水中,粪便象小老鼠屎 。 稚鲵头已平伸,背棕黑色,腹面肉白色,鳃红棕色 。 此时鲵体的分化基本上完成,只是后肢仍是四趾 。 体已能保持平衡,四肢在水底可作短时缓慢爬行 。
(3)稚鲵定形期:出膜70天左右,全长5-8厘米,体重2-5克 。 这一时期,除稚鲵还有外鳃外,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基本完成 。 此时活跃有力,触觉敏锐,但视力差 。 这时投喂红虫、蚊蝇、水生小昆虫、小虾等 。 吃食活动多在夜间,白天也吃,但有忌光的特性,常栖息于饲养池的小石孔穴中 。 稚鲵生活在水中虽有外鳃,但每隔1-2小时将头伸出水面进行气体交换 。
推荐阅读
- 世界大鲵的分布和种类
- 大鲵肉的价值与作用
- 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由何种原因被称为娃娃鱼
- 大鲵用什么呼吸
- 蝾螈和大鲵的主要区别
- 娃娃鱼可以买卖吗?
- 大鲵是什么动物
- 小鲵和娃娃鱼的区别
- 2019年娃娃鱼多少钱一斤
- 大鲵养殖的步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