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用什么呼吸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 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 , 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 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 下面跟农村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大鲵用什么呼吸呢!

大鲵用什么呼吸

文章插图

大鲵用什么呼吸?
在它的体重未超过2两前 , 主要是靠腮呼吸 , 但体重超过2两后 , 腮会脱掉 , 变为肺呼吸 。 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 , 因而也象青蛙一样 , 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 , 作为辅助呼吸 , 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 , 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
大鲵介绍
中文学名:中国大鲵
别称:娃娃鱼、大鲵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两栖纲
亚纲:隐鳃鲵亚目
目:有尾目
科:隐鳃鲵科
属:大鲵属
种:中国大鲵
大鲵用什么呼吸

文章插图

【大鲵用什么呼吸】形态特征
大鲵属大鲵是体形最大的一属两栖动物 , 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 , 最长的可达2米 , 体重为20-25千克 , 最大的达50千克 。 分为头、躯干、四肢及尾4部 。 头大而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 , 吻端钝圆;外鼻孔小 , 略呈椭圆形 , 近吻端;鼻间距大于吻长的1/2;眼小 , 背位 , 无眼睑;眼间距较宽 , 约为眼与鼻孔间距离的1.5倍;口裂特大 , 偏腹位 , 上唇唇褶在口裂后部清晰 , 犁骨齿与上领细齿平行排列 , 齿列正中处微凹;舌大 , 扁圆形 , 前端连于口腔底部 。 躯干部扁平 , 胁胯间距约为全长的1/3;肋沟10-13;体两侧各有一条很宽很厚的皮褶 。 四肢短而粗扁 , 前肢4指 , 无爪;第四指外缘有宽厚的缘膜 , 指长顺序为2、1、3、4 。 后肢5趾 , 趾长顺序为3、4、2、5、1 , 第3趾最长 , 趾间微蹼 。 体表光滑湿润 , 富有皮肤腺 , 受到刺激后能分泌乳白色粘液 , 头部背腹面密布成对的疣粒 , 眼眶周围疣粒更为密集 , 排列较为整齐;头顶中部 , 上下唇缘及咽喉中部光滑无疣;吻端及头背之疣粒排列不甚规侧 , 眼眶下方、口角后及颈侧有成行疣粒 , 背腹面疣粒较大 。
体表皮肤较为光滑 , 散布有小疣粒 , 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 。 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 。 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 , 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 , 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 , 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 它可以用肺呼吸 , 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 , 因而也象青蛙一样 , 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 , 作为辅助呼吸 , 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 , 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
大鲵用什么呼吸

文章插图

栖息环境
生活环境较为独特 , 一般在水流湍急 , 水质清凉 , 水草茂盛 , 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 , 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 , 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 每个洞穴一般仅有一条 。 洞的深浅不一 , 洞口比其身体稍大 , 洞内宽敞 , 有容其回旋的足够空间 , 洞底较为平坦或有细沙 。
生活习性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 , 头多向外 , 便于随时行动 , 捕食和避敌 , 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 。 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 , 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 , 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 。 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 , 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 , 发现猎物经过时 , 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 , 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 , 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后语说:“娃娃鱼坐滩口 , 喜吃自来食”即指此而言 。 成体的食量很大 , 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 , 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 。 有趣的是 , 它还善于“用计”捕捉一种隐藏在溪中石缝里的石蟹 , 利用石蟹两只大螯钳住东西便不轻易松开的特点 , 将自己带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缝之中 , 诱使石蟹用螯来钳 。 一旦发现石蟹“中计” , 便立即将其顺势拉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