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大棚栽培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瓠子大棚栽培子叶炭疽病的防治】瓠子(拼音:hù zǐ) , 别名:甘瓠、甜瓠、瓠瓜、净街槌、龙密瓜、天瓜、长瓠、扁蒲;被子植物门 , 葫芦科葫芦属下的一种 , 为本属植物葫芦的变种 , 一年生攀援草本 。

瓠子大棚栽培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文章插图

瓠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 , 被粘质长柔毛 , 老后渐脱落 , 变近无毛 。 叶柄纤细 , 长16-20厘米 , 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 , 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 , 长、宽均10-36厘米 , 不分裂或3-5裂 , 具5-7掌状脉 , 先端锐尖 , 边缘有不规则的齿 , 基部心形 , 弯缺开张 , 半圆形或近圆形 , 深1-3厘米 , 宽2-6厘米 , 两面均被微柔毛 , 叶背及脉上较密 。
卷须纤细 , 初时有微柔毛 , 后渐脱落 , 变光滑无毛 , 上部分2歧 。 雌雄同株 , 雌、雄花均单生 。 雄花:花梗细 , 比叶柄稍长 , 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 , 长约2厘米 , 裂片披针形 , 长5毫米;花冠黄色 , 裂片皱波状 , 长3-4厘米 , 宽2-3厘米 , 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 , 5脉;雄蕊3 , 花丝长3-4毫米 , 花药长8-10毫米 , 长圆形 , 药室折曲 。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 , 密生粘质长柔毛 , 花柱粗短 , 柱头3 , 膨大 , 2裂 。
果实初为绿色 , 后变白色至带黄色 , 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 , 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 , 有的呈亚铃状 , 中间缢细 , 下部和上部膨大 , 上部大于下部 , 长数十厘米 , 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 , 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 , 成熟后果皮变木质 。 种子白色 , 倒卵形或三角形 , 顶端截形或2齿裂 , 稀圆 , 长约20毫米 。 花期夏季 , 果期秋季 。
瓠子的生长环境
瓠子生长势强 , 茎叶生长量大 , 结果多 , 整个生长期需水量较大 。 瓠子要求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 忌连作 。 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 。 粘重土、低洼地种植瓠子易感病 。 生长期间要求供给一定量的氮肥 , 结瓜期喜充足的磷、钾肥 。 生长前期喜湿润环境 , 开花结果期土壤和空气湿度不宜过高 。
瓠子大棚栽培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瓠子子叶炭疽病的症状
瓠子种子带菌 , 播种后遇有低温高湿的条件 , 子叶出土需较长时间 , 经常出现子叶刚刚出土尚未展开 , 子叶边缘或子叶上即出现淡褐色至褐色病斑 , 扩展后稍凹陷 , 湿度大时其上长出粉红色粘质物 。 瓠子炭疽病 , 成株期也可发病 , 主要为害果实 。 果斑圆形或近圆形 , 大小2~6毫米 , 初淡绿色 , 后变黑褐色 , 稍凹陷 , 湿度大时 , 病部密生黄色点状粘质物 , 病斑往往融合成大斑或单个可见 。 秋末病斑上长出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 颈部染病 , 果实多不能成熟 , 挂在植株上或脱落 。
瓠子子叶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 , 拟菌核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于土壤中越冬 。 播种后潜伏在种子上的菌丝体可直接侵入子叶 , 造成子叶发病 , 定植带病幼苗 ,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溅射传播 , 形成发病中心 , 在棚室10~30℃均可发病 , 其中24℃发病重 , 育苗期湿度高是诱发本病重要条件 , 相对湿度87%~98% , 气温24℃ , 经3天潜育可见发病 , 相对湿度低于54%不能发病 。 生产上早春塑料棚温度低 , 湿度高 , 葫芦吐水和叶面结露 , 叶面结有水珠 , 能够满足发病的湿度条件 , 造成苗期炭疽病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