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作文题目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 , 审题时要把握住这时间上的限制 。 比如《元旦纪事》 。 这道题选材时间限定为一月一日 , 所写的事要能够和“新年”这样一个节日的特定背景、特定含义发生某种联系 。
2、弄清文题的处所限制
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 , 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 。 如《放学路上》这个题目 , 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 , 只有把握准了这个处所 , 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 。
3、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出现数量词 , 审题时要明确数量上的限制 。 如《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我学作文中的二三事》 。 两个题目写作的要求上只有数量上的区别:前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 , 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 , 稍有不慎 , 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 。
4、弄清人称的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 , 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 。 例如《教师 , 我要告诉您》这个题目 , 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 , 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教师讲述内容 。 《雷锋就在我身边》这个题目 , 可用第一人称写 , 也可用第三人称写 , 下笔写就要定好用第几人称写 。 再如《奶奶的微笑》这个题目 , 审题时就在注意 , 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 , 间或使用“我”也是做为陪衬出现 , 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奶奶”或“她” 。
5、弄清蕴含的意义 。
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或有引申义 。 如《路》、《雨露润心田》、《白雪》等 。 遇到这类题目 , 就不能就题论题 , 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 ,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 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 , 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
6、明确附加的限制
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 , 一般称作“要求” , 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 。
文章插图
高中学生写记叙文较比写议论文的能力日渐薄弱 , 其主要原因依然是高考多以议论文为命题准则的缘故造成的 。 但是 , 与我们平时指导写记叙文总摆脱不了陈旧的窠臼也有很大关系 。 倘能针对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实际 , 采取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 , 也许有助于高中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 同时对突变的考试也不至于举足失措 。
一、事件是记叙文主体内容的关键记叙文能否吸引读者 , 能否让读者与之共鸣 , 关键是学生要占有“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 。 这是记叙文由难变易的前提条件 , 也是记叙文成败的关键 。 占有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 , 便给文章找到了灵魂和血肉 。 即使文字表达能力再低的人 , 写出来的文章也会给读者一些足供品味的生活积淀 。 相反 , 如果不占有 , 即使再能写 , 也跳不出乏味干瘪的泥淖 , 让人读而生厌 , 反思味同嚼腊 。
引导学生去开掘“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是写记叙文的当务之急 。 阿·托尔斯泰说:“不是我要想写一件事 , 而是一件事要我去写 。 ”高中学生写记叙文的激情应当从这里开始 。 学生自有他的苦和乐 , 也有他的忧和愁 , 更有他的爱和恨 。 谁没哭过 , 谁没笑过;谁没大笑过 , 谁没大笑过 。 把这些东西开掘出来 , 理应成为我们指导写作课的重要内容 。 但时至今天 , 我还没见过有谁在写记叙文之前 , 上一节学生“苦乐趣事谈”性质的指导课 。 而这一课 , 则是启动思维 , 丰富联想 , 挖掘回忆的重要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