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课文( 二 )


一般认为重阳糕源起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称 , 汉代时 , 汝南人桓景师从费长房学仙 。 某日 , 费长房告诉学生:九月九日有大灾降临你家 , 可教家人缝制布囊 , 内盛茱萸 , 系之臂上 , 届时登山饮菊花酒 , 灾祸可消 。 桓景依言行事 , 果然无恙 。 后人仿效 , 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阳节俗 。
约自宋代起 , 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载籍 , 如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 , 名'重阳糕' 。 ”其后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 , 曰'花糕旗' 。 ”
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 , 迄今不改 。 度其原意 , 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 , 欲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多有不便 , 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 , 藉谐音虚应故事耳 , 用意则仍在避祸 。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