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繁殖泥鳅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产卵孵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顺利产卵和孵化,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 那么下面就来给大家说说,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

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产卵前的准备
1.产卵池的准备 可采用家鱼人工繁殖用的产卵池,或者选择稻田、池塘、沟渠,水深保持在 15 一 20 厘米 。 也可用网片或竹篱笆围成 3 一 10 米 2 的水面作为产卵场所 。 若能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 另外,水泥池、大塑料盒、桶、水缸或其他容器均能作为产卵用设施 。 产卵场所使用前都要消毒,水深 20 厘米时用生石灰消毒,每立方米水体施15一 20 克 。 也可以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米水体施 4 克药 。
2.鱼巢的准备 鱼巢宜选用质地柔软、不易腐败、能漂浮在水中的材料,如棕榈片、杨柳根须、金鱼藻等,近年来也有用柔软的绿色尼龙编织带,织成宽 5 厘米、长 80 厘米的人工鱼巢,用前都要经过消毒处理 。 用 2 %浓度的食盐水浸泡 20 一 40 分钟,也可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 20 克药化水浸泡 20 分钟左右;还可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米水体 4 克药化水浸泡 20 一 30 分钟 。 浸泡后吊在池中离水 10 厘米处,上方用芦席或草包遮荫,备用 。
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建场准备
1.场址选择和养殖池的建造 。
养殖场应尽可能做到水源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 。 土质应选择中性、微酸性的黏质土壤或沙壤土 。 另外需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确保用电 。 面积一般为100~250平方米 。 池子的四周必须用砖和水泥建起高40厘米的防逃墙,用塑料板等材料建防逃墙也可以 。 另外,下面用砖和水泥、上面用三合土压实筑成防逃墙的办法也很经济适用 。 还可以用窗纱沿着池子的四周进行围栏,窗纱下埋到硬土中,上面要高出水面20厘米 。 池子中间设有相连的水沟,水沟比池底低30~40厘米 。 池深0.8~1米,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 。 溢水口设在与正常水面相等的位置,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进、排水口及溢水口用铁丝密网包住,以防泥鳅逃跑 。 出水管设置在池底水沟的底部,平时用水泥封住 。
2.池水消毒及肥水 。
在池塘正式进水前,先进水10厘米深,每667平方米(1亩)池塘用生石灰75千克化成水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 。 消毒、进水结束后投入足量基肥培肥水体 。 水的透明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 。
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苗种繁育
1.亲鱼选择 。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 。 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份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 。 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 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 。
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繁殖期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微弯,第2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生殖期挤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
2.催产孵化 。 繁殖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 。 为了提高产卵率,使产卵集中一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 。 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绒毛膜激素(HCG) 100-15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0.1毫升的药液、雄鳅则减半 。 若自然产卵繁殖,注射激素后,按雌雄比例1:2或1: 3放人大水缸或小鱼池中,也可放人悬挂在鱼池水体中用40目筛绢制作的孵化箱内 。 池(箱)中用棕片或柳树根做成鱼巢 。 产卵后及时捞出亲鳅,以免亲鱼吞食卵子 。 让粘附在鱼巢上的卵子在原池中自然孵化 。 若采用人工授精繁殖,注射激素后将雌雄鳅分别静养在水缸或网箱内, 12小时后如发现雌鳅自动排出少量卵子,或用手轻压腹部有卵子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 将亲鱼的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到面盆等容器内,充分混合受精 。 受精卵可粘附在鱼巢上,置小鱼池中自然孵化 。 经过1-2天(水温24℃左右)即可出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