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泥鳅养殖市场前景看好,不少朋友都纷纷加入泥鳅的养殖行列,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泥鳅养殖风险并不大,收益也很丰厚 。 只要掌握了全面的泥鳅养殖技术,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不错的,泥鳅养殖失败的很大因素多是因为农户养殖技术不过关,泥鳅经常生病,产量提升不了,市场价格再高也是白搭,所以今天,我们就泥鳅苗种培育技术的相关要点来进行分享 。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文章插图

苗种池的选择
1、养殖池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农药等污染 。 进排水方便,要求进排水系统分开 。 底呈中性或弱酸性 。 养殖场周围环境安静,供电设施正常 。
2、养殖池的建设:苗种池面积50—100平米,不宜过大;池深度以80—100cm为宜;池壁夯实,确保不渗漏 。 有条件的可用聚乙烯塑料膜覆盖池壁保水防逃;池底保持20cm左右的淤泥 。 进排水口用塑料网拦住(也可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敌害生物随水进入养殖池以及苗种在换水时随水流逃逸 。 排水口采用活动接口装置,可以随意调节控制水的深度 。 整个养殖场四周用石棉瓦片或铁丝网围网作围墙,防蛇鼠等大型敌害生物进入养殖区 。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文章插图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泥鳅苗下塘前15天左右,清整池子,察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 。 排干池水,晒池5天,池底呈白色 。 鳅苗下池前7天,进水10cm,用生石灰100-150kg/667平米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野杂鱼等 。 此环节很关键,直接影响苗种的成活率 。
2、水质培养:泥鳅苗下池前4-5天,向苗种池注水30cm,进水口要用120网目的筛绢布过滤 。 同时施放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如加牛粪40kg/100平米),培肥水质,以便能为鳅苗及时提供天然饵料,提高鳅苗的下塘成活率 。 此环节必须做到位,这是提高鳅苗成活率的技术关键,否则会影响到鳅苗下池后开口吃食,降低成活率 。 下塘时,要求轮虫生物量应达到5000—10000个/L,生物量20mg/L以上 。 在生产实际中,可以用肉眼观察计算轮虫的数量来进行判别,即用玻璃烧杯取池水对阳光粗略计算每毫升水中小白点的数量,要求达到五个小白点以上即可,若过早过迟都会影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3、试水和拉网:在泥鳅苗下塘前1天,要进行试水,以检查池水中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消失 。 方法是用容器取池中的水适量,将待试的正常鱼苗放入其中,观察8小时看其活动是否正常 。 有条件的还可以拉网以清除池中可能存在的少量蛙卵,小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 。
4、培育池中预先支好一个2—3平米的鱼苗暂养箱 。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文章插图

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五月份上中旬 。 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平米,条件好的可以稍加大密度 。 将运输来的鳅苗在上风处缓慢放入网箱内,注意不要把水搅浑 。 放养时袋内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要小于2°C,为避免应激性,可将尼龙袋置于池内水面20分钟,使袋内外水温一致后再将苗放入暂养池,暂养半天后再入池 。 待鳅苗活动正常后,喂一些熟蛋黄水(鸡鸭蛋煮熟1h,越老越好 。 将蛋黄粉粹,用双层纱布包裹于清水盆摆动过滤后的蛋黄水,淋洒于网箱中,1个蛋黄可供10万尾苗食用) 。 尽量放养同规格的鳅苗在同一个池中,以免相互残食 。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文章插图

饲养管理(分前期培育和后期培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