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系列游戏的历史( 二 )


“PS之父”久多良木健对《黑客帝国》大加赞赏 。PS2首发前夕 , 久多良木健曾宣称:“PS2可以成为家用网络设备 , 让你连接到一座赛博城市 。你看过《黑客帝国》么?同样的界面 , 同样的概念 , PS2发售后 , 你就可以进入《黑客帝国》!”
时任Xbox首席技术官的詹姆斯·艾拉德也赞扬了《黑客帝国》 , 然而他认为久多良木健这句话是“最烂的吹嘘” 。PS2可以搭载硬盘和网卡 , 但没有VR头盔 , 更不用提脑机接口 。后来久多良木健承认 , 这句话只是一个方便玩家理解的比喻 , 他预测 , 成熟的脑机接口要到2040年才能普及 。
索尼曾在2000年推出一款图形工作站GScube , 将16台PS2的芯片结合 , 用于即时渲染3D画面 。《黑客帝国》的特效团队曾将一段电影场景移植到GScube上 , 不过画面相较原片大幅缩水 。
首款“黑客帝国”授权游戏《接入矩阵》(EnterTheMatrix)由美国ShinyEntertainment工作室开发 , 这个项目的诞生也算一波三折 。Shiny的创始人大卫·佩里在2D时代曾是电影改编游戏的一把好手 , 他负责过MD版《终结者》和《阿拉丁》的改编 , 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Shiny , 开发原创游戏《蚯蚓吉姆》 。
Shiny在2D时代具备一流的技术力 , 却在3D时代逐渐落后 , 只能靠创意取胜 。当时的Shiny忙于开发赛博朋克动作游戏《弥赛亚》 , 游戏中 , 天堂派遣一位名叫鲍勃的小天使来到人间城市消灭罪恶 。鲍勃的本体不堪一击 , 他通过附身在人类、机器人和动物体内的特殊能力击败强敌 。
《黑客帝国》系列游戏的历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Shiny的另类游戏《弥赛亚》
《弥赛亚》的开发始于1997年 , 中途不断延期 , 直到2000年才发售 , 但在发售前已经放出大量截图 。沃卓斯基兄弟对《弥赛亚》的创意很感兴趣 , 《黑客帝国》上映前 , 二人给大卫·佩里发送了一些关于电影的图文资料 , 询问他对授权游戏是否感兴趣 。大卫一开始婉拒了这个提议 。
《黑客帝国》上映后 , 大卫高呼后悔 。此时 , 沃卓斯基兄弟已经被多家美国和日本游戏公司回绝 , 二人再次找到Shiny , 大卫自然满口答应 。兄弟俩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 , 让电影《黑客帝国2》《黑客帝国3》和游戏《接入矩阵》一起制作 , 二人为此早已写好剧本大纲 , 游戏在2001年初正式启动开发 , 最终于2003年5月14日 , 即《黑客帝国2》上映一天前发售 。
严格意义上讲 , 《接入矩阵》并非一款“电影改编游戏” , 玩家操纵的人物并非观众熟悉的尼奥或崔尼蒂 , 而是电影中的配角奈奥比和幽灵 。游戏配音和动作捕捉都是电影原班人马 , Shiny的开发者为此在电影拍摄现场工作了两个月 。游戏的40分钟真人过场由沃卓斯基兄弟亲自拍摄 , 剩下的20分钟即时渲染过场则交给Shiny制作 。
《黑客帝国》系列游戏的历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接入矩阵》的主角是电影中的配角
兄弟俩希望用《接入矩阵》的故事补充《黑客帝国2》的细节 , 然而大部分电影观众只关心主角 , 对于这些电影中的配角缺乏兴趣 。即便如此 , 大卫·佩里依然赞扬了沃卓斯基兄弟 。当年开发MD版《终结者》的时候 , 版权方禁止他启用莎拉·康纳或T-800作为主角 , 游戏对于阿诺·施瓦辛格的肖像使用权仅限于一张图片 。在如此限制下 , 大卫·佩里只能选择凯尔·雷斯作为主角 。
相较而言 , 《接入矩阵》就慷慨多了 , 尼奥和崔尼蒂在游戏中仅仅是NPC角色 , 但Shiny可以使用基努·里维斯和凯瑞-安·莫斯的肖像权、录音和动作捕捉数据 , 这一点让大卫·佩里感激不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