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你我|夜班媒体人健康生活指南建议发布

在新闻媒体行业 , 夜班人因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患上重疾的例子不在少数 。那么 , 夜班媒体人该如何面对夜班生活?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
12月22日 , 2021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吴静 , 为夜班媒体人提供健康生活指南建议 。
关乎你我|夜班媒体人健康生活指南建议发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夜班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研究表明:多种疾病与夜班存在关联
晚上八点至凌晨四点是夜班媒体人工作的高峰时段 , 长期熬夜、昼夜颠倒是夜班媒体人的生活常态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吴静说:“睡眠是人与大自然昼夜交替规律相适应的体现 , 黑白颠倒的夜班工作打破了正常的睡眠节律 。”
人体的生理功能 , 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 。光是影响昼夜节律的重要因素 , 夜班媒体人常常在夜间明亮的环境下工作 , 多数需要面对电脑屏幕或闪光灯 , 昼夜节律也被打乱 。
吴静表示 , 昼夜节律紊乱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 , 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 , 还会使得激素水平紊乱 , 造成糖类、脂质代谢失调 , 可引发代谢综合征 。
一项近期的系统性回顾提示 , 肥胖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乳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 , 都与夜班存在关联 。荷兰的两项研究表明 , 昼夜节律的紊乱可能是许多癌症和代谢综合征发展的危险因素 。
【关乎你我|夜班媒体人健康生活指南建议发布】不仅是身体健康 , 长期昼夜节律紊乱也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 。加拿大一项四年多的随访研究表明 , 夜班相比白班员工更易出现焦虑、易怒、强迫症、情绪改变等疾病 。另一项荟萃分析(meta分析)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 并且发现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焦虑、抑郁心理 。
因工作性质等原因 , 夜班媒体人的现象不可避免 ,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提升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吴静从睡眠、运动、饮食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
睡觉能“补”熬的夜吗?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规律性自我保护性机制 , 熬夜工作后的夜班人更需要充足的睡眠 。为帮助夜班媒体人科学合理补觉 , 吴静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 , “补觉”做到随时随地 。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 , 夜班期间小睡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 。
一项纳入1940名护士的横断面研究表明 , 在夜班中 , 与不睡觉的护士相比 , 小睡2小时、2.1至3小时和3小时或以上的护士下班后恢复身体状态的比例分别高出44%、127%和66% 。
其次 , 如果进入持续“补觉”状态 , 要注意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首先要保持恒定的室温 。睡眠中身体的温度和出汗情况对睡眠质量有着明显影响 , 温度过高机体散热会导致水分流失、温度过低则不易进入深睡眠 。”吴静说 。
同时 , 补觉时需选择安静的、光线昏暗的环境 。“这就包括在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吴静提醒说 。据了解 , 人在睡眠时 , 光亮刺激眼皮会使其产生神经冲动 , 导致大脑的兴奋 , 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 影响睡眠质量 。
此外 , 睡前还可以使用舒缓的音乐放松 , 调节心率和呼吸 , 调整心境、缓解精神紧张 。
再者 , 适度运动协助提升睡眠质量 。其中 , 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肺健康 , 促进能量消耗和脂肪利用 , 抗阻运动可以刺激肌肉骨骼系统 , 增加肌肉体积、力量、耐力和爆发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