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的“前世今生”:审美、社会与批判理论的旅行( 二 )


谈起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学者,西奥多·阿多诺的名字难以忽视。他是德国着名哲学家、美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者。他还深谙现代音乐,他的音乐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中最具特色的。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独特的“否定辩证法”之上的。他认为“总体性”、“整体性”和“同一性”都是虚假的,是对个体性、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粗暴干预和整合。事实上,对抽象性、普遍性、整体性和同一性的维护是对违背和消除差异和个性的强制性社会结构的虚假辩护。因此,他直面黑格尔“整体是真实的”命题,提出“整体是虚假的”口号,以此来摧毁社会强加给个人的整体枷锁,反抗社会对人性的禁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孙斌关注的是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提出的艺术的双重特性:自律性和社会事实。阿多诺为什么要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术语“社会事实”,来形容艺术的特征呢?他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学和哲学领域中的某种社会科学转向。他从作为生产的艺术、作为产品的物、艺术的双重特性的辩证法、走向反艺术等方面论述,认为社会事实通过使艺术获得了一个由以反对自身、并由以在这种反对中成为社会的艺术的契机,成为了艺术的一种特性。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延平介绍了阿多诺在音乐方面的宝贵遗产。她将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概括为批判流行音乐和肯定严肃音乐两个方面。此外,她还关注阿多诺对音乐的阶级和阶层的思考。对阿多诺来说,音乐永远不能作为意识形态呈现,音乐的形式没有阶级性。真实可靠的音乐。就像任何真实可靠的艺术一样,它是个人命运和人类命运之间不可调和冲突的一种隐性责任。
据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晓军研究,晚期萨义德将自己的理论关怀在情感上和晚期阿多诺扭结在一起,并将自己称为是当今美国世界里“阿多诺惟一忠实的追随者”。但这其中也包含了萨义德隐蔽的深层意味与不满,他将理论书写建构的非神秘化的否定辩证空间推进一步,走向更加现实的反抗性的社会历史实践空间。
批判理论在中国
中国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引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见于《哲学译丛》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几篇介绍性文章,后经徐崇温先生所主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系列,如《法兰克福学派述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启蒙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批判理论》等,对法兰克福学派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视,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员受到了关注。批判理论与中国经典的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文放以《“批判话语”的中国旅程》为题,梳理了“批判”一词的来源,经梁启超传入中国之后,它在我国的发展。之后,陶东风以邓丽君的歌曲为切入点,讲述主流与非主流的文化冲突,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革命年代的样本戏与邓丽君代表的文化的冲击带来的大众文化的转型。他认为邓丽君的出现,是大众精神结构的转变,私人化情感倾诉的超越。最后,他还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经典不能简单搬用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韩振华做了题为“批判理论如何跨越孟子伦理”的讲座——罗哲海《儒家伦理的重建》。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汉学家罗哲海在对轴心期孟子和儒学的解读中,明确宣传了启蒙话语,倡导一种“重构或调整的解释学”来激活轴心期儒家伦理的潜能,倡导“现代儒学”而非“儒家现代性”。罗哲海不仅在“批判理论”的视角下提供了一种儒家诠释方案,而且具有广泛的现实借鉴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