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杀 安徽女孩高考失利后选择轻生:青少年自杀不应都归咎于教育和孩子本身( 二 )


第一个是想象中的观众。青春期的孩子感觉自己总是被整个剧场的人看着,内心的戏也很多。闫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她可能觉得坐在我前面的男同学低头拿起笔看我;他会觉得今天我脸上长了疙瘩,全世界的人都会觉得我丑。这段经历非常令人不安。
另一个是个人寓言效应。青少年往往有“别人不能理解我正在经历的一切”或者“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我能处理好一切”的想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总是挑战危险,对危险不那么警觉。
有时候,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卑,抬不起头,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战无不胜。这种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的斗争,夹杂着痛苦和快乐,充满矛盾,将贯穿整个青春期。

高考自杀 安徽女孩高考失利后选择轻生:青少年自杀不应都归咎于教育和孩子本身


文章图片

青春期比你想象的更长更难
不仅如此,严先生在“青少年青春期有始有终”的学术研究上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早年,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变化,大多被定义为12-18岁。如今,很多学者给青春期注入了更丰富的概念:9-12岁是“青春期的前奏”,18 -30岁是“新兴成年人”
底线:从广义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个人可能要从9岁到30岁才能完成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根据这种说法,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小学到大学,孩子的极端事件频繁发生,情绪失控和崩溃是常有的事。与我们之前的认知相比,这段“痛苦”的时间被拉长了。
“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严老师呼吁大家要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来看待自己: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青春期是一个正常的病理阶段,是不正常的,容易经历疼痛。此外,由于年龄的限制,青少年已经制定了足够的策略来应对这些痛苦,所以他们非常困难。”
青少年不能像成年人一样,他们可以选择背包旅行或其他方式来减轻痛苦。不仅如此,这段时间还恰逢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另外,找出口的方法不多。
“我想把它们描述成被困的动物。”严老师向丁思解释说:“他们被困住了,但他们还在为自己而战。”

高考自杀 安徽女孩高考失利后选择轻生:青少年自杀不应都归咎于教育和孩子本身


文章图片

与上个世纪相比,
青少年承受新的压力因素
很多人常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父母无能。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东西。我们都是在迷茫中长大的,这比现在“众星捧月”的修炼方法安全多了。
其实这样的评论太片面了,因为很多东西和以前相比都变了。
社交网络的发展
这无疑将对年轻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没有人能摆脱信息社会。社交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现新的世界,开拓新的视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孩子们塑造自己形象的压力是巨大的空。“社交网络的发展是显著增加中外青少年心理压力强度和复杂性的一个因素,”严先生告诉丁思。
此外,源于社交网络的网络欺凌也是这个新时代的产物。“一方面,青少年在网络上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身份群体,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意外产生一种新的暴力。”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对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他们的父母也是如此。严老师举了一个一直存在的例子,但很少有人深究其原因:“不像我们这一代人,现在孩子的竞争是全球性的。”
严老师解释得很形象:“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可以学习,可以和隔壁小明比。现在全世界的家长都在和小明比较。”我们可以想象父母带来的心理落差,然后我们可以想象传递给孩子的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