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低血糖降糖更有数


患了糖尿病,生怕血糖高,一遇血糖高,就想把它降下来,但是,在降糖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低血糖现象时有发生,使得一些患者在控制血糖时左右为难 。其实,只要了解低血糖这只“纸老虎”,注意提防,就不用害怕它 。
降糖标准个体化
老年患者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标准应适当放宽些 。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毫摩尔/升)以下,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7.0%,就已经达到控制目标了 。另外,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不应低于5.0mmol/L,以保证控制血糖的同时不发生低血糖 。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偏瘫、意识改变时,应及时化验血糖,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
饥饿感≠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感,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 。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反而消失了 。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断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出现的“低血糖反应”并不是血液中的血糖真正过低,而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引起的,此时,尽管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可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应注意区别 。
低血糖未必有症状
当发生低血糖时,有些患者症状明显,但也有些患者没有症状,这类患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这类患者因为没有症状,更容易被忽视,因此,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
低血糖症状因人而异
【认清低血糖降糖更有数】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例如,婴幼儿发生低血糖时主要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而成年人则多表现为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老年人则以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为主,很容易被误诊为“脑卒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