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刘浦江:正视陈寅恪( 四 )


陈寅恪一生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1953年,郭沫若请他当科学院第二历史研究所所长时,甚至公开提出第二历史研究所不要学马列主义,并请毛公或公刘亲自指导。因为这个原因,对陈寅恪的评价自然是棘手的。在1988年举行的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很多学者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说陈寅恪虽然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研究方式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所以和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之处。这种评价充满了学者的智慧,但它完全反映了一种政治心态,就像把知识分子算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一样,似乎对学者来说也是如此。如果陈寅恪知道一些地下的东西,他会觉得一无是处。从政治角度看陈寅恪,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关于1949年他为什么不去台湾省,大陆解释为爱国行为,而台湾省则说是女儿“左”倾思想试图劝阻的结果。在我看来,这都是一厢情愿。问题的关键是,在1949年的中国,大概很少有人会相信失去大陆的蒋介石能守住一个小岛。陈寅恪一生不干预政治。如果他去了台湾省,如果台湾省沦陷了,他不会太尴尬吗?这可能是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俗语云“名师出高徒”,此话仔细推敲起来有很多问题。有人把它修正为“严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这后半句话可以用来解释今日陈寅恪之热闹和王国维之寂寥。作为中国近代史学开创者的王国维,在二十世纪学术史上的分量绝对不在陈寅恪之下,然而今天的实际情形是,陈寅恪的声誉远在王国维之上。看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的词条长度就一目了然了,在所有历史学家中,“陈寅恪”一条是最长的,而“王国维”一条的字数竟不到前者的四分之一。这种偏向颇耐人寻味。王国维之所以受到如此冷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弟子为他捧场,他一生中只是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执掌过两年教鞭而已,而陈寅恪自归国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讲席,前后几达半个世纪,今天中国史学界的耆宿硕儒,大都与他有某种渊源关系。当然,王国维名声的不振,与他过早弃世也不无关系,毕竟他只活了五十岁。
我还有一个上面俗语的修订稿,叫做“门下必有师傅,师傅未必都是师傅,师傅无师”。前两句不用解释。师傅无师,不是说没有师傅,没有自学成才,而是说不囿于家法,没有不变的道,也就是说要学习其他家族的长处,得到前贤的真谛,而不仅仅是好像是它的形式。比如陈寅恪的文章写得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非要借鉴他引用史料加注释的做法,甚至他引用史料时用大写数字的习惯,难免会被人耻笑。普通的学者,一般都看重门户,甚至隔着名师之门互相仰慕,但你能分辨出王国维和陈寅恪是哪一位大师出身吗?这就是大师和普通儒家的区别。
【陈寅恪 刘浦江:正视陈寅恪】
陈寅恪雕塑
说到超越陈寅恪的问题,虽然我不认为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是直到今天为止,可能毕竟还没有变成现实。为什么二十世纪上半叶产生了那么多的大师,而近五十年来的和平环境反倒很难造就出新的学术巨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少人指出,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是二十世纪学术史上的十年黄金时期,这十年间所产生的文化巨人,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数出一大堆来:鲁迅、胡适、陈寅恪、熊十力、冯友兰、赵元任、陈垣、顾颉刚、郭沫若……只是对于这一学术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人们的意见尚有分歧。汤一介先生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学者们能够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而反对者则说“当时写下《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的鲁迅先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反过来想想,既然当时的社会允许鲁迅发表这样的文章,怕是多少也能说明点问题吧?不要忘了,就连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等人也是那个学术环境造就出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