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家国,何谓家国?

作者:黎荔
胸怀家国,何谓家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山万里尘与土 , 百年家国云和月 , 浊浪翻腾几曾歇 。
很喜欢“家国”二字 。我认为“家国”与“国家”是不同的 , 家国是家和国的意思;而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 , 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 。在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中 , 国是最大的家 , 大家的家 , 君主是大家长 。国亦家 , 家亦国 , 家是最小的国 。国与家息息相关 , 密不可分 。没有国就没有家 , 反之亦然 , 没有家也就没有国 。所以 , 中国传统是“家国”的 , 而不是法律规制的“国家” 。因此 , 英文中的State、Country究竟不能用中文“国”这一个字完全的翻译过来 。
几千年来 ,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 怀抱着家国理想 。二十世纪一代大学问家、思想家陈寅恪先生 , 为我们长久怀念的原因 , 在于他的学问里面有一种顶天立地、独立不倚的精神 , 所谓“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 , 然而他同样有着深沉的家国之情;我很喜欢他1965年写的《读清史后妃传有感于珍妃事》那首诗 , 其中有两句写的是:“家国旧情迷纸上 , 兴亡遗恨照灯前 。”这两句诗是陈寅恪先生整个诗歌创作的主题曲 , 也是打开他著作宝库的一把钥匙 。因为他的精神力量跟他的家国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在很多诗里都有类似的情结 。“死生家国休回首 , 泪与湘江一样流 。”“儿郎涑水空文藻 , 家国沅湘总泪流 。”“衰泪已因家国尽 , 人亡学废更如何 。”这是陈寅恪先生一生精神脉络之所出处 。可见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皈依 , 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 , 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 , 抑或是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驱动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 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 。
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 正需要将“国家”赋予更多“家国”的基因和属性 , 使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共同体 , 从制度、道德、风尚、信仰诸方面 , 从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到文化心理 , 都具有“家国一体”的气质和细节 , 每个人都有一个温美清纯、风和日丽的“家国梦” , 心中也永远“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 , 社会如何激荡 ,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方精神的家园 。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核心价值和崛起高度的真正体现 。
当下中国社会 , 思想观点参差多态 , 无法就革故鼎新达成一致 。在此历史的关键时刻 , 只有以“家国梦”为最高原则 , 以家国天下为志 , 每一个有能力添砖加瓦或力挽狂澜的人物 , 才不会总是各走独木桥 , 一盘散沙 , 而是在互相让步中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 , 为共同体的利益捐弃私利 。
著名史学家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 , 客观地指出中国文化“二人”定义“一人”的设计 , 他认为:
中国人对“人”下的定义 , 正好是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的 , 而这个定义就是“仁者 , 人也” 。“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 , 亦即是说 , 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 , 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 。在传统中国 , 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这个对“人”的定义 , 到了现代 , 就被扩充为社群与集体关系 , 但在“深层结构”意义上则基本未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