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都喜欢使用隐喻,什么是隐喻?( 二 )
秋日黄昏 , 旅人蹒跚赶路 。突见野道白骨散乱 。疑惑之际闻虎哮 , 顷刻一虎扑来 。旅人夺路而逃 。仓惶迷失方向 , 竟至绝壁 。幸壁边生有一松 , 树枝垂一藤蔓伸至崖下 。旅人攀援而下 , 吊于崖间 , 暗喜死里逃生 。顷看脚下 , 波涛汹涌 , 三毒龙张嘴而待其坠 。旅人惊骇 , 身战栗 。更有甚者 , 有黑白二鼠啃噬藤蔓根处 。旅人竭力撼藤驱鼠 , 二鼠不以为然 , 继啃噬之 。时 , 枝上蜂巢之蜜淅沥 , 旅人舔之 , 竟忘己身之险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整个“攀藤食蜜”的故事 , 是隐喻人生的真实境况 。旅人就是我们每一个 , 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无尽寂寞的人生 。老虎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业力” , 业力逼迫之下 , 旅人只能悬挂于象征人生的藤蔓上 , 而黑白二鼠即是白天黑夜 , 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啃食人生的藤蔓 , 时间一到藤蔓断裂 , 旅人就会堕入深潭被恶龙所噬 , 进入下一次的轮回 。而蜂巢之蜜 , 就是旅人对抗黑白二鼠——也就是时间的一点奖励和安慰 。蜂蜜是指人的五欲:食欲、财欲、色欲、名誉欲、睡眠欲 。一天之中 , 我们不断所想的 , 继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的舔着蜂蜜 , 我们还是不知不觉的堕下去 , “蜂巢之蜜”的这点安慰 , 使人“竟忘己身之险境” 。你能否定你不是这个旅人吗?!
这就是隐喻 , 所有文化其实都离不开隐喻式的思考和想象 , 只要有语言 , 隐喻便无处不在 。从“皇帝的新装”到“房间里的大象” , 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到鲁迅所说的“万难破毁的铁屋子” , 我们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中都充斥着那么多的隐喻 。当现成的语言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 , 就必须诉诸隐喻和意象 , 而对隐喻和意象的运用 , 可以赋予语言更广泛、更深刻的空间 。
隐喻植根于人类的概念结构 , 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 , 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 , 组织我们的思想 , 形成我们的判断 , 使语言结构化 , 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人类栖息的地方 , 语言文字像草一样长出来 , 它们逐渐繁盛 , 有了比喻、韵律、文体、诗意、法则与思想 。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 , 其实都在一个隐喻的系统中维系、转换与衍化 。人们普遍接受隐喻的思维 , 隐喻在不经意中融入日常 , 比如一到夏天 , 我们就会说中国的四大火炉——四个夏季酷暑的城市 , 对于这样隐喻的意象联想 , 我们早已顺理成章 。
隐喻方式的使用 , 可以召唤出“不在场”的东西 。因为 , 在清晰的语言表达将之结构化之前 , 我们所感受到的那种巨大的混沌庞杂 , 就是隐喻 。隐喻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范畴 , 是我们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更是一种认知现象 , 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 。
想每天对着这无边展开的世界 , 轻轻说出一个我领悟到的隐喻 。
【诗人都喜欢使用隐喻,什么是隐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冰淇淋的季节和一首可爱的诗
- 遇见你,是我的幸运,喜欢你,是我岁月里最真诚的期待
- 为什么有些女人喜欢一见钟情?
- 南极冰鱼做法简单,烤箱一烤就完事了,绝对受孩子喜欢
- 小熊南瓜馒头,孩子最喜欢的一个主食之一,每次吃好几口菜
- 家里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吃的淮山饼,口感香甜软糯
- 小鸡饭团的做法,简单易学,孩子们都喜欢吃
- 一个男人,突然喜欢上了一个别的女人,会有这些特征
- dnf:新版本105自定义史诗有多难?3个阶段有多难?
- dnf:110版本神话装备强度vs105级史诗实测截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