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本文转自:杭州通
都市快报讯 连绵的雨水和低温 , 不禁让人想问春天在哪里呀 , 春天在哪里?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虽然寒冬还没有过去 , 但植物早早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昨天去凤起路农贸市场转了一圈 , 马兰头、荠菜、蒿菜……这些杭州人喜欢的野菜纷纷上市了!
马兰头时价18元一斤
翠绿绿还带着水珠的马兰头 , 摆在菜摊前 , 最是招人眼球 。不过一问价格 , 18元一斤 , 突然又觉得好像不太香了 。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板见状赶紧给我科普 , “不贵了!春节的时候卖到23块、25块一斤 , 现在已经便宜好多了!”接着又安利道 , 这是野生的马兰头 , 红梗 , 大棚里的是白梗!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仔细看了看 , 菜摊前的马兰头 , 菜梗上确实泛着粉红色 , 又心动了 。豪爽地装了一大袋马兰头 , 没想到野菜不压秤 , 秤完才小半斤 , 花了不到10块钱 。
买完马兰头 , 转头发现旁边还有一种叶子呈羽状的野菜 。嘿 , 没见过 , 这是什么野菜?老板听完我的问题 , 就笑了!这就是荠菜啊!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真不怪天气小姐姐少见多怪 , 毕竟平日里吃的荠菜都是已经剁成馅包在饺子、馄饨、春卷里的模样 , 这现实中的荠菜 , 小小个 , 大概因为天气冷 , 叶子冻得还有点发红 , 长得和外面包装上的真不一样 。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荠菜13元一斤 , 倒是比马兰头便宜不少 。
蒿菜还是“皇帝菜”
兴高采烈地见识了荠菜的真面目后 , 天气小姐姐又在隔壁的菜摊上发现了另一款野菜——蒿菜 , 叶片狭长 , 长得颇像菊花叶 。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查 , 人家就是菊花科的 。比起同样是野菜的马兰头 , 蒿菜的味道会更冲些 , 但吃起来也更具野菜感 。
有意思的是 , 市场里还同时存在一种长得很圆润的野菜 , 也叫蒿菜 。
马兰头、荠菜、蒿菜……春天已在杭州人的碗盏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查资料发现 , 两者确实是一家人 , 都是茼蒿 , 只是品种不同 , 一个是大叶茼蒿 , 一个是小叶茼蒿 。前者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 , 叶片大而肥厚 , 呈匙形 , 有蜡粉 , 茎短 , 节密而粗 , 质地柔嫩 , 纤维少;而后者又称花叶茼蒿、细叶茼蒿 , 其叶狭小 , 叶肉较薄 , 香味浓 , 茎枝较细 。
据记载 ,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茼蒿的美味 。元代王祯在其《农书》卷八就有记载:“同蒿者 , 叶绿而细 , 茎稍白 , 味甘脆 。春二月种 , 可为常食 。秋社前十日种 , 可为秋菜 。”在中国古代 , 茼蒿还是宫廷佳肴 , 又叫“皇帝菜” 。
蒿菜更是得到过“古代著名美食家”苏东坡的称赞 。他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里如是写道:“雪沫乳花浮午盏 ,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还有一首《送范德孺》也写过“渐觉东风料峭寒 , 青蒿黄韭试春盘” , 这里的“青蒿”指的就是茼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