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迎战奥密克戎的天津人

本文转自:北方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变与不变:迎战奥密克戎的天津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少检测点都开通了“一老一小”快速通道 。
变与不变:迎战奥密克戎的天津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社区居民对大筛查组织工作的快速进步纷纷点赞 。
天津北方网讯:临近过年 , 新冠疫情又起 。天津 , 成了中国内地首个正面应战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城市 。
这是继2020年春节首次迎战新冠肺炎疫情之后 , 天津面临的又一次大考 。两年前 , 从2020年1月19日天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 , 到2月18日报告确诊病例达到127例 , 用了整整30天;而这一次 , 短短5天时间 , 确诊病例就已经达到126例 , 无症状感染者22例 。疫情来势汹汹 , 对奥密克戎的防控更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 天津面对的考验可想而知 。
然而 , 经过14天的连续奋战 , 在4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和4轮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全部完成 , 累计采样检测5800万人次之后 , 天津人民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1月21日 , 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均为集中隔离点人员 , 全市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在这14天里 , 天津人是怎样迎战奥密克戎的?天津人的生活和心态又经历着怎样的变与不变呢?请听他们娓娓道来 。
他们的“战场”变了
1月14日20:40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马广艳终于进了家门 , 这天是她的休息日 。因为刚刚被确定为第二批支援海河医院的医务人员 , 她赶紧趁着休息把小女儿送到了父母家:“我和老公都是医生 , 我去支援 , 他一个人没有精力照顾两个孩子 。儿子上初三了 , 还能给他爸帮点忙 , 就跟着我们一起吃点苦吧!”
马广艳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 。2020年 , 她作为天津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 , 农历正月初四便驰援湖北 。回想起那段战斗时光 , 她至今记忆犹新:“之前当医生这么多年 , 没遇到过需要穿防护服的情况 。在去湖北之前 , 我们进行了密集的培训和演练 , 那时候每天晚上做梦都在不停地穿脱防护服 。当时就是一个念头 , 千万别感染 , 我们138个人代表了天津 , 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 一定要完完整整地去 , 完完整整地回 。”
彼时 , 新冠肺炎不仅对于普通百姓 ,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同样是陌生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 压力来自对未知的恐惧 , 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因为防疫物资的紧缺 。”马广艳说 , “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 , 这些医疗物资恐怕只有传染病类专科医院才会常备 。即使有 , 也很难满足疫情暴发初期的防护需求 。”
可能咱们天津的百姓觉得 , 近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了 , 但是作为医生来说 , 跟它的战斗一刻未停 。2021年9月马广艳轮岗到发热门诊 , 前来就医的患者出现发热、干咳或者嗅觉、味觉减退的症状 , 必须先要在这里进行核酸检测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医生轮岗的过程 , 就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次次演练;而对医院来说 , 发热门诊经过两年时间的运行 , 应急处置机制已渐完善了 ,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闭环管理更加流畅、高效 。马广艳说:“今年应对奥密克戎的暴发 , 天津快速决策 , 从物资保障 , 到组织安排 , 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精准到位 。这样的表现 , 必须点赞!”
“战场”从远方的湖北 , 变成了自己的家乡 , 面对的敌人更是“升级”了的奥密克戎 , 是否感到焦虑或害怕?马广艳轻松一笑:“怕是真不怕 , 可累是真累!”1月8日 , 天津报告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 , 当天第三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所有在岗医护人员彻夜未眠 。“本轮疫情要进行几轮次的全市全员大筛查 , 各个医院都要划拨医护人员前往社区支援 。留守医院的医护人员还要全力保障医疗安全 。”在社区参与核酸大筛查的医护人员有多辛苦我们有目共睹 , 而留守的医护工作者又会忙到什么程度?马广艳举了个例子:不到一周的时间 , 发热门诊联系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专用电话就已经被打坏了 。“发热门诊的病人在等候中一直对我们表示感谢 。有这么‘可爱’的病人 , 这点儿辛苦算不了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