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安于做普通人

作者:黎荔
今天我们如何安于做普通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天 , 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 , 有一条短短的留言 , 来自一位千万级粉丝的网络大V:“虽然没什么阅读量 , 但每天你都有灵感可写(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包)” 。他留下的这条留言 , 挺有意味的 , 我琢磨了半天 。网络上的陌生留言 , 往往毫不掩饰地实话实说 。这句话说得很真实、很客观 , 当然也释放着某种善意 , 可以理解为一份鼓励 , 似乎还略带一点困惑和惋惜 。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 了解用户画像 , 深谙算法规则 , 在垂直赛道上深耕 , 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媒体矩阵 , 借助热点话题、流行热梗引爆流量 , 从“腰部”发力直达“头部” , 火到成功“破圈”还真不算难事 。草根崛起的互联网时代 , 很多素人就是这样C位出道 , 或多或少地享受到流量变现的红利 。这是公众号兴起的九年来对于社会场域最大的改变:网络声量的大小 , 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现实中资源的多少 , 所以太多太多的人想抓住这个风口放手一搏了 。用这种眼光来看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学者个人号 , 每天写得散漫随心 , 从不开放打赏 , 站在汹涌的流量时代的边缘 , 只是囿于一角的小小后花园 , 一个毫不起眼的平凡存在 , 既没有商业价值 , 无法斩获利益 , 更不能增值个人声名 , 由此挟重横行、呼风唤雨 , 虽然得不到什么反馈与回报 , 不过每天还是以巨大的热情笔耕不辍——在流量江湖中偶然擦肩而过的这位大神 , 不禁对此投来了疑惑不解的一暼 。
【今天我们如何安于做普通人】今天我们如何安于做普通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我不想讨论流量的事情 , 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流量时代已经进入下半场 , 互联网平台正在流量见顶、红利消失、内卷加剧 , 很多曾经的网络大V , 今天已越来越为增长感到焦虑 。眼见“私域流量”、“流量池”、“直播带货”等等概念或玩法迭出 , 可追逐者众多 , 成功者极少 , 焦虑像迷雾一样散布在很多运营者的前方 。当一波波网络新晋红人不断崛起 , 如同雨后春笋 , 残酷更迭 , 拥挤不堪的网络空间反而能见度越来越低 。在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的网络生态中 , 抓住大众注意力 , 做出一款爆品 , 如同在一片无尽的黑暗中 , 一朵烟花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 , 啪地照亮整片夜空 , 被所有人看到 , 挤身顶流分到时代蛋糕上最耀眼的樱桃 , 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 。更何况 , “成也流量 , 败也流量” , 被流量成就的人也会被流量所反噬 , 当“流量”和“数据”成为评价某人的尺度时 , 一夜爆红和一夜塌房都不稀奇 。之前流量泡沫营造的商业光环有多夺目 , 之后迷失在反噬浪潮中的后果就会有多严重 。
相比于流量 , 我更感兴趣的倒是另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如何安于做一个有自身价值的普通人 。并不是人人都那么在乎上位、破圈、爆红、C位 , 如今 , 在线上传播知识的不仅有那些大V们 , 更有不少普通人 , 在生产、传播、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与见解 , 他们和网友之间是更加平等的同伴关系 , 一起探索生活的丰富性和未来的可能性 , 在新的时代找寻个体的温度与内心的丰盈 。互联网时代社会进步的意义就在于知识共享的平等和交互 。为什么非要用流量来划出网络时代的阶层等级?阅读量“10万+”和“与二三子所共见” , 又有多大区别?所有人的本质上都是同样的心 , 所有的万物之理本质上都是同样的理 。王阳明讲人跟黄金一样 , 黄金分量有大小 , 但从成色上讲 , 你再重的黄金 , 成色也不过是99.99% 。一个普通人 , 分量很轻 , 但成色上可以与圣人无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