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高活性,益生菌市场的自我救赎

本文转自:蓝鲸财经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叫好不叫座 , 是当前益生菌终端品牌市场销售情况最真实的写照 。
2020疫情的爆发 , 以提升和平衡免疫能力著称的益生菌 , 成了市场当仁不让的明星 , 消费者对益生菌认知逐年提高 , 敏锐的品牌商在借鉴国外益生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庞大的需求市场 , 积极推进各自的益生菌产品战略 。当前 , 益生菌的产品应用已经触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
千亿高活性,益生菌市场的自我救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益生菌产品的创新应用
随着各大益生菌企业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 , 各项对促进人体健康的研究对外公布 , 更多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功能被挖掘 , 益生菌的终端市场迎来高速发展 。但被贴着大健康的益生菌产品 , 大多数并未成为老百姓的口碑产品 。究其原因 , 消费者体验感受不明显 , 甚至被贴上无用标签 。
千亿高活性,益生菌市场的自我救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益生菌部分功能研究
01 活的益生菌 , 其实很脆弱
2001年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专家委员会首次明确益生菌的科学定义:益生菌主要是指当摄取足够数量时 , 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活”和“足够数量” , 显然这一定义 , 明确了益生菌是有一定生命周期 , 它最终会如同各类灵长类动物一样会死去 。而实际上 , 益生菌在原料生产线诞生以来 , 到安全达到肠道产生功效 , 至少要经过3道生死门槛 。
门槛一:生产加工时的损失
益生菌原料生产的整体工艺过程都对温度、湿度以及要求在无菌的环境下操作 , 每个环节的生产条件都要求十分严格 。益生菌原料出厂后 , 随着菌所处的环境变化 , 对菌株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而在原料生产加工成商品的过程中 , 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品配方、不同的生产环境和操作方式都对益生菌的存活率产生重要影响 。
当前益生菌商品主流代工工厂在商品的包装上以生产添加益生菌为益生菌活性的标准 , 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 生产添加100亿益生菌 , 出厂的益生菌产品肯定会不足100亿 。这种菌群数量的差异 , 会决定消费者最后的感受 。
门槛二:仓储、物流、运输损失
目前市场上除了凝结芽孢杆菌能够承受100℃高温 , 绝大多数益生菌常温下适合2℃-10℃左右环境下保存 , 最高存贮温度不超过50℃ , 否则益生菌将几乎全军覆没 。我国南北温差最高到70℃左右 , 冬夏温差到45℃左右 , 对益生菌运输和存贮过程有非常高的挑战 。益生菌产品从生产完成后到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的这一系列过程中会经过许多环境和温度的变换 , 这也导致了益生菌损失 。
千亿高活性,益生菌市场的自我救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某品牌六联益生菌固体饮料活菌数试验表明 , 温度以及湿度较高的条件 , 对产品活菌数有不利影响 , 益生菌活性损失严重 。
门槛三:复杂的人体结构 , 导致益生菌非战斗性减员
众所周知 , 人体有一套强大的消化系统 , 它会产出一些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分泌物 , 对食物进行消化与分解 。为了在肠粘膜中生存 , 微生物必须忍受许多极端的环境 。pH值的变化、低氧水平、营养限制和渗透压升高都构成了生存的潜在障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