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二 )


那么,如今终于播出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文章图片

首先,《女心理师》明确了心理咨询是什么——它与有处方权的心理(神经科)医生不同,它也明显不是“没事聊聊天,最后靠催眠”的玄学 。根据剧集的呈现,心理咨询是一门需要调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等内容的科学 。另外,尽管这门科学需要冷静和理智、有规范和边界,但它同时也有温度和同理心 。
剧中有一个细节:如何布置心理咨询的工作室?为何不能在随便一间咖啡厅就展开对话呢?这些细节,都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心理咨询的刻板印象,通过对这个行业“祛魅”,最后帮助人们增加心理咨询职业的信任 。
其次,故事要怎么改?案例要如何选?原著小说于2007年发表,而反观当下,移动支付风靡、社交网络爆炸、人们愈发重视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在乎亲密关系的质量……新的时代、新的观众,都必然要求创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
所以我们看到了《女心理师》现在的选择:职场压力、产后抑郁、校园暴力、亲子关系、创伤应激等一系列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选题都经由专业的心理咨询顾问团队认可,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咨询案例,还在专业性上严格把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已播出的剧集中,我们也很惊喜地看到了对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的讨论 。

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文章图片

当然,更多人是看完尤娜(章若楠 饰)的案例后,果断入坑的 。《女心理师》通过对家庭矛盾的层层解析,道出了家庭争吵的核心矛盾,并且梳理了父母、孩子在旋涡当中的不同角色和心路历程,非常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虽然常常听到类似的故事,但却鲜少有人将事情好好梳理、分析透彻,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会因为无力而选择逃避,最终任由事情恶化——《女心理师》显然不是“万用药”,但至少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表达情感的开端 。
主创曾在采访时坦言,原著作者其实还有更奇情、更戏剧的咨询案例,但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女心理师》的改编最终没有往“大爆款”的功利方向去,而是努力寻找一种和“最广大观众贴合”的普适性,同时在部分题材做尺度突破,比如产后抑郁、职场性骚扰等 。
如何治愈?
“治愈者联盟”带来一场心灵“马杀鸡”
随着剧情的发展,不难发现《女心理师》的终极目的,在于对话的开启以及内心的治愈 。换言之,它并不是提供一个绝对正确的心理问题处理手册,也不在于展现贺顿“打怪升级”的创业史,相反它是通过杨紫、井柏然、菅纫姿、王嘉等主演组成的“治愈者联盟”,来带给观众一个温暖的“心灵马杀鸡” 。

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文章图片

这不仅仅是贺顿帮助来访者的故事,也是贺顿疗愈自我的故事,当然它同样也是贺顿的闺蜜——汤莉莉与自我和解、走出原生家庭困扰的故事 。剧中的角色,都是一面镜子,从而映射出每一个看剧人的自我,大家一起思考情绪问题,共同疗愈和成长 。
【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长期以来,“情绪”“情感”等词语都是带有贬义的,很多人觉得它不值一提,甚至认为“情绪”就意味着“软弱”,而“软弱”是负面的 。这些社会上的偏见,也让心理咨询蒙上了阴影,很多人甚至会觉得有“耻感”——根据一份科学的调查显示,带给人最负面的情绪,并不是害怕、恐惧、挫败等,而是耻感 。所以,体察是我们疗愈的第一步,而摆脱耻感,则是面对情绪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