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王悦
校园暴力、产后抑郁、暴食症背后的心理机制、讨好型人格背后的成因……优酷热播的《女心理师》聚焦心理健康以及由此延伸的社会话题,引起了观众的广泛热议 。
《女心理师》源自毕淑敏2007年写就的同名小说 。如今14年过去,如何才能改编出一部与当下时代共振的优秀作品?面对国内市场相对缺失心理题材的现实——新题材对创作者和观众而言,都是挑战——主创又该尝试怎样的技法和表达,从而精准地将“抽象”(情感)变得“具体”(影视化)?如何将理论性强的科学拍得准确且好看,甚至酷炫诱人起来?如何在真实与戏剧中取舍,寻找到某种微妙的创作平衡,以减少大众对心理咨询的疑惑乃至耻感,并且最终将治愈感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去?
以上每一个权衡,都是块“硬骨头” 。因此也就意味着争议在所难免 。但,也只有触发了各种声音,有效讨论才会开启,观念进步才能照进现实 。

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文章图片

为何要拍“悬疑”?
打破“防御机制”,抽丝剥茧让受访者“破防”
《女心理师》上线后,可谓全民关注 。但其中不乏观众对剧情、剪辑等方面的争议 。但事实上,就算是在“心理惊悚”类型已经相对成熟的电影圈,就算该类型已培养了相对稳定的受众、剧作铺排了相对充足的线索,观众也还是会对类似的拍摄风格或叙事节奏感到不适——从本质来说,将一个人的心理影像化,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甚至挑衅)意味的过程 。何况,《女心理师》又是第一个在电视圈“吃螃蟹的人”,剧作设置不仅和观众熟悉的“爽剧套路”背离,而且新尝试的步子又迈得大,所以”水土不服“也就不难理解了 。
但如果不拍“悬疑”,这部剧的氛围和节奏,能提的上来吗?

心理|观察丨争议中的《女心理师》,做对了什么?
文章图片

《女心理师》的结构类似单元剧,通过女主角贺顿的视角,把来访者的“心病”一步步解决 。这个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就是让来访者“破防”的过程 。尽管来访者有一定的求救意识,但面对社会的裹挟、亲友的压力、对疾病的耻感等等因素,他们往往也会有稳固的防御机制,所以难免就会粉饰或回避问题的根源 。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无异于“破案”:在言语中、肢体中、行为中捕捉来访者的逻辑漏洞、行为意图和有效信息,按图索骥、抽丝剥茧,最终拨云见月 。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剧里会有如此丰富的悬疑元素和酷炫剪辑,不然剧情很容易落入“知音体”的窠臼,观众的参与度和沉浸度将会大打折扣 。事实上,曾执导《误杀》的导演柯汶利,在《女心理师》中充分利用剪辑、建模等手法,对抽象的心理探索过程做了丰富的视觉呈现——试想,电视剧的体量远比时长两小时的电影要庞大,而剧集播放至今,心理咨询的转场方式都没有重样的,因此也就不难想象主创们“挠破头”的创作996景象了 。
如何改编?
不求“最爆款”,只做“对”的改编
网上有不少声音认为,《女心理师》“浪费了心理咨询的题材”,但另一边厢不少剧迷已经开始二三刷,并且发现了剧集早早就埋下的线索或彩蛋 。那么,《女心理师》到底为什么要这么改?难道没有更稳妥的改编方式吗?
根据此前的报道,《女心理师》的版权几经易手,改编蹉跎十几年都未很好的落地,可见影视化的难度之高 。除了上文说到的拍摄难度,这当中还涉及审查尺度、涉事方的隐私等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