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丨《青岛方言》:青岛方言词典,全景式呈现青岛方言整体面貌与特点

书荐丨《青岛方言》:青岛方言词典 , 全景式呈现青岛方言整体面貌与特点
书荐丨《青岛方言》:青岛方言词典,全景式呈现青岛方言整体面貌与特点
文章图片
《青岛方言》
王建升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青岛方言词条近3000条 , 并逐一注音、释义、举例 , 是一本全景式呈现青岛方言整体面貌与特点的图书 。 本书在对青岛方言搜集整理的基础上 , 从文化角度对青岛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特点进行全新解读 。 通过对青岛方言的纵向历史溯源 , 对众多方言本字进行了考释 , 解答了一些方言词汇“只知其音 , 不知其字”的问题;同时 , 对众多音韵专著、历史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与青岛方言中有关联的词汇进行了搜集考证 。 如在《说文解字》《唐韵》《广韵》等典籍中涉及青岛方言的约80处 , 引用古典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杂剧等与青岛方言有关的词条近3000条 。
本书亮点:
受传统方言学研究的影响 , 国内方言研究领域一直偏重于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技术性研究 , 主要以语音研究为主 , 缺乏历史维度与文化视野的审视与关照 。 从国内各地区及有关高校、研究机构近年来编写的方言志、方言词典及其他方言研究著作来看 , 这一状况仍未获突破 。 青岛市的地方志书中 , 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最早收录了青岛地区的个别方言词汇及语音特征 , 但收录量非常有限 , 缺乏方言规律的探寻 。 1997年出版的《青岛方言志》从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记录了青岛地区方言的总体特征 , 但依然偏重于语音、语法规律的研究 , 词汇收集量非常小 , 仅仅作为语音研究的资料 , 因而无法对词汇特点做深入阐述 。 申小龙、周振鹤、游汝杰等学者的《汉语与中国文化》、《方言与中国文化》等专著从整个汉语方言的角度为我们开启了方言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 在地区方言研究中 , 罗福腾、邢向东等语言学者对方言文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如《汉语方言与民间文化新观察》、《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等 , 但依然缺乏对一个方言点的方言文化的系统挖掘 , 地区方言的全貌未获全景式展现 。
青岛地区有大量的古语词及外来语 , 青岛方言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 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青岛方言》力求在对青岛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进行穷尽性搜集整理的基础上 , 进行静态现状描述、纵向历史溯源及横向比较联系 , 从文化的角度对青岛方言进行解读 , 使青岛方言的特点得到全面、深入、系统地呈现 。 此研究不仅对汉语方言词汇学、音韵学研究能提供有价值的单点研究资料 , 而且具有民俗学和社会学价值 , 对丰富青岛历史文化 , 提升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
方言研究必须进行历史文化的审视与关照 , 将方言研究与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 , 才能进入全新的研究阶段 。 青岛方言蕴含着丰富古语词汇 , 是汉语言研究的“活化石” , 通过对青岛方言的深入全面研究 , 可以焕发青岛方言应有的光芒 , 进一步提升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内涵 。
《青岛方言》从文化的角度对青岛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进行全新的解读 , 明晰青岛方言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特征 。 通过对青岛方言的纵向历史溯源 , 对众多历史专著、历史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与青岛方言有关联的词汇进行搜集考证 , 如在《说文解字》《唐韵》《集韵》等古代文字及音韵学典籍中涉及青岛方言的词语 , 在古典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杂剧、历史笔记中与青岛方言有关的词语 。 将以上考释成果与数量庞大的青岛地区的谚语、俗语、歇后语、民谣等一同进行研究 , 在提升课题的学术价值的同时 , 增强著作的趣味性、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