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中的记忆展现,是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更是多方位的

我们从《繁花》入手 , 发掘了金宇澄小说中弥漫着的对于上海城市空间、市民的记忆的氛围 , 同时 , 笔者也试图联系金宇澄其他的作品 , 发掘隐藏在城市背后驱散不开的历史记忆 。
至此 , 我们以《繁花》为中心 , 对小说中所呈现的记点做了一个归纳 , 更进一步 , 就需要思考这样的记忆是通过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完成的
从《繁花》来看 ,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物不断地在说:阿宝说、蓓蒂说、沪生说 , 陶陶说……作者巧妙地将记忆容纳在人物的对话之中 , 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故事 , 展现不同的风景 , 呈现出一种喧闹的状态 。
《繁花》中的记忆展现,是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更是多方位的
文章图片
记忆展现的方式
一以“说”重建记忆
世界虽然我们说《繁花》展现了对上海城市丰富的市民阶层记忆的书写 , 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繁花》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不突出 ,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 , 《繁花》中阿宝、沪生都有金宇澄自己的影子 , 甚至你也可以从小毛的身上看到作者的某些影子 。 如此指认并不是为了说明阿宝、沪生等就是金宇澄 。
我们所欣赏到的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于作者对于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处理后的结果 , 只是不同的作家对于现实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上是不同的 , 因而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
整部小说 , 也像是陶陶给沪生讲故事一般 , 作者也在给我们讲故事 , 只不过作者悄悄隐身 , 将故事的讲述者转化成小说中的一个个人物 , 他鼓励笔下的人物不断地讲 , 也创设饭局这样的空间来方便他们尽情地讲 。
因而我们在这部小说中看到了每个人都在积极参与 , 充当讲述者的角色 , 就是在这样一个众多人物开口言说状态下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场面 。
60年代是一群少年的成长故事 , 言说者活动的范围主要聚集在少年朋友们的交往以及家庭日常生活中 , 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年代特有的记忆便通过这群少年人的言语交流看见的 。
90年代独有的开放的社会环境 , 从少年们的交往变成成年人社会性的交往 , 一个人带出多个人 , 每个人通过“讲”带出一个个的故事 , 除了梅瑞、李李 , 还有汪小姐和徐总的故事 , 小琴、潘静、芳妹和陶陶的故事 , 小保姆嫁给荷兰人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等等 , 虽然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
但是这些故事实际也是这些市民们生历程的缩影 , 我们当作故事 , 但是这是他者的人生 。 这些人也成了90年代社会市民样貌的一种参照 , 因而我们可以从一个个的故事里 , 得以把握这一时期市民生命存在的状态 。
《繁花》中的记忆展现,是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更是多方位的
文章图片
二以方言还原记忆中的声音
《繁花》中的记忆展现,是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更是多方位的】《繁花》的特别在于这本小说文字上一眼看上去和普通话思维写作下的文字没有什么区别 , 但是当你去阅读时却能够感受这本小说充满了方言的味道 。
金宇澄采用方言 , 但是又要避免方言写作可能会造成的问题 , 于是通过对方言的改良形成了一种“双语”状态 , 对于不懂沪语的读者 , 也能够使他们看得懂 , 感受到方言的魅力 。
其实方言的书写不仅仅是表明一种追求独特的语言态度 , 更为重要的是方言可以非常真实的还原作者对于这些言说者们不同的身份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的记忆 。
所以我们会发现 , 虽然整篇小说是用一种沪语的思维写作的 , 但是除了沪语方言 , 小说在局部也出现了上海之外的一些方言和声音 , 这些沪语之外的声音一起构成了作者 。 对于当时上海生存环境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