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语言是走进一个民族的第一道关卡 , 而在中国偌大的国土上 , 除了统一标准的普通话 , 还存在许许多多从古代便流传下来的语言 , 我们又称之为“方言” 。 方言对于当地的人民来讲 , 是地区联系的纽带 , 也是自己漂泊他乡时的牵挂所在 。
”乡音难改“短短四个词便说明了方言对于游子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 中国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官话和南方方言两种 , 北方官话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 而南方方言则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 各地区间差异较大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文章图片
在我们的观念里 , 似乎应该是离得越近的地区之间 , 方言越发相似 。 但不巧 , 中国北方便有一处例外 , 那就是天津 。 在语言学上 , 天津被很多专家认为是”方言岛“ , 顾名思义 , 便是天津话与自己的近邻毫不相像 。 更加有趣的是 , 它与安徽话却远隔1200里交相辉映 , 仿佛是孪生兄弟 。
那为什么这两地的语言相似呢?那便是常见的“飞地效应“了 , 它通常是由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引起的 。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究竟有怎样的渊源吧 。
明初 , 淮西士兵北上天津卫
天津话的第一次“飞地效应”发生在明初 。 众所周知 , 明成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 。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定都南京 , 但为扫清北方顽固势力 , 巩固建设 , 便封自己的四弟为燕王 , 令其戍守北京和天津一带 , 这也是著名的燕王扫北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文章图片
燕王朱棣北上的同时 , 还带去了大量的安徽和苏北一带的将士共同戍边屯垦 。 在北地 , 江东士兵并不能得到皇室的信任 , 因此军中的重要任务以及戍守城门等重要职位大多是交由淮西士兵 。 靖康之变爆发后 , 朱棣夺取帝位 。
但由于朱棣的势力和根基都在北京 , 于是他便将都城北迁 , 将北京定为国都朱棣亲赐天津这一地名 , 并将随自己北上的淮西兵安排在天津设防 , 这也是天津卫这一称呼的由来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至此 , 天津便正式以城市这一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 而在天津这一地区 , 从安徽和苏北来的士兵是占比最大的群体 。 同时 , 他们的家属 , 亲眷也从安徽等地北上天津 。
再加上这一群体在天津城内处于上层地位 , 其他地区的人地区地且人数少 , 江淮方言便成为当地的强势语言 。 至此 , 天津话的第一次“飞地效应”完成 , 天津卫初步形成了被北京话与静海音包围的方言岛局面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文章图片
清末 , 盐商军队驻扎天津卫
清朝时期 , 盐业漕运几乎都掌握在两淮地区的盐商手中 。 在古代 , 盐业在四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而徽商又是主导国家盐业的主力军 。 在清中叶时期 , 曾经出现过“两淮八总商 , 邑人恒占其四”的局面 。
在京杭大运河的便利下 , 两淮地区的盐商由此北上 , 接二连三地抵达天津 , 在发展盐业的同时 , 两淮地区的盐商还带去了家乡的方言和生活习俗 。
盐业的不断发展和盐商的不断北上 , 最终使得天津渐渐成为了有大量皖北 , 苏北等地区人民的城市 , 天津也渐渐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安徽裔人群 , 这就为安徽方言成为天津地区的母方言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