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二 )


清朝末期 , 有李鸿章领带的淮军又再次北上抵达天津卫 , 并在此处建立了军队大本营 。 淮军进入天津卫的时候 , 还带了自己的家眷 , 并在战争结束后 , 淮军的后人也大多选择留在天津继续生活 , 成为了新的天津人 。
淮军大本营的建立 , 不仅让天津城迎来了数万人的两淮士兵 , 还迎来了江淮官话以及江淮地区的风俗人情 。
在清朝繁盛的时期 , 江淮地区的人民进入天津多是以做生意为主 , 而在清末 , 则与天津方言的第一次飞地效应相同 , 都属于军事迁移 。 但三次人口的迁移都是都是从江淮地区北上至天津卫 , 因而当大规模的两淮人口进入居民本就不多的天津时 , 天津的方言也慢慢被江淮官话所取代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文章图片
近代 , 多地近邻涌入天津卫
在经过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之后 , 天津方言的飞地效应也逐渐完成 , 形成了与近邻北京 , 河北等地截然不同而与江淮地区十分相似的方言特色 。 但在近代 , 随着天津的不断发展 , 越来越多的北方人也开始涌入天津 , 尽管这些人口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天津话的发展 。
但是近代以来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 只有规模足够大的人口涌入才能对一地的语言特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 而且在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发展以及时间适应后 , 天津话逐渐自成一派 , 使用天津方言的群体也渐渐固定化 。
尽管如此 , 北方人民的涌入还是对天津方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使得天津话与安徽话不至于完全相同 。 在中国的语言学界 , 许多专家都将天津话称为中原官话信蚌片 , 由此也有很多人认为天津是被北方官话包围在中间的信蚌方言岛 。
天津话为什么不像近邻北京话,河北话?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话?
文章图片
可见天津话与安徽话的虽有差异 , 但差异却十分细微 , 很容易被其他地区的人混淆 。 这也是当今许多人对于天津方言与近邻省份相差甚远的疑问所在 。
由以上可知 , 天津话的不同是由于方言中的“飞地效应” , 而造成这一效应的原因则是历史上的三次人口迁移 。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 历史上的任何事情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 从燕王扫北开始 , 历史开启了安徽与天津的缘分 , 而朱棣亲赐天津这一地名则加深了两地的渊源 。
盐商的北上 , 淮军的大本营 , 江淮地区似乎对天津有着特殊的眷恋 。 于是在一次次的北上中 , 天津话逐渐褪去了原来的样子 , 渐渐成为了江淮官话 , 又在江淮人民的后裔中不断发展衍生 , 逐渐成就了如今我们所听到的亲切豪爽的天津话 。
或许 , 当一位天津人与皖北人相遇时 , 二人相似的语调中还能回忆起历史上两地的传闻 。 也或许 , 天津人与皖北人相遇时也会把对方错认成老乡 。 历史就是这样奇妙 , 它把天津造就成为了一个方言岛 , 留下疑问来供后人探寻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