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鸟宝宝有多内卷?为了让父母投喂自己长出恐怖的嘴巴( 二 )


因为进化永远不会停止 , 两个物种只能不停地协同进化 , 你有张良计 , 我就必须要有过墙梯 , 不然就会受挫 , 甚至是灭绝 。
但是 , 在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梅花雀科并没有发现存在寄生鸟 , 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七彩文鸟 , 它们就是没有专门寄生它们的寄生雏鸟 , 甚至可能从来都没有过 , 但它们依然有一个奇怪的嘴巴 。
其实 , 可预见的原因可能也是希望能够得到自己父母更多的投喂 , 但科学不能只是猜测 , 它还需要实验数据 。

科学探索|鸟宝宝有多内卷?为了让父母投喂自己长出恐怖的嘴巴
文章图片

图:七彩文鸟的蛋
奇怪的嘴巴增加投喂的机会
对于梅花雀科的鸟类而言 , 它们的雏鸟是非常内卷的 , 这些鸟类的体型都不是很大 , 但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它们就是靠多生娃来对冲掉其它的不利因素的 。
所有梅花雀科一窝都会同时孵化5-10枚蛋 , 当这些雏鸟一起破壳而出的时候 , 它们的父母不一定能够把所有的雏鸟都养育大 。

科学探索|鸟宝宝有多内卷?为了让父母投喂自己长出恐怖的嘴巴
文章图片

所以 , 雏鸟间的竞争从破壳那一刻就开始了 , 它们会想尽办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 嘴巴张得更大一点 , 叫声更洪亮一点 , 目的都是希望父母能够投喂自己更多 。
但是 , 对于梅花雀科这样的大家庭而言 , 兄弟姐妹那么多 , 雏鸟如果只靠张嘴和叫声可能还不够的 , 所以它们还需要一些其它的本领 。
它们嘴巴上的这些奇怪结构可能就是在这种压力下进化的 , 用更鲜艳、独特的嘴巴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 并投喂自己更多 。
目前有两个实验可以证实这一结论:

科学探索|鸟宝宝有多内卷?为了让父母投喂自己长出恐怖的嘴巴
文章图片

图源:Camille Gillet
一个是研究人员发现 , 梅花雀科雏鸟独特的嘴巴有助于父母在各种条件下找到自己 , 并准确投喂自己 。
我们可以看到七彩文鸟雏鸟嘴巴的乳突是非常鲜艳的 , 这些凸起物可以反射一些特定光线 , 其作用就像一个机场跑道的指示灯一样 , 指引父母把食物投喂到自己嘴巴中 。
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 , 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贾斯汀·舒茨(Justin Schuetz)通过在白点上涂上黑色的方法 , 改变了梅花雀科雏鸟的嘴型 。
实验结果表明 , 虽然被涂黑的雏鸟没有被赶出鸟窝 , 但是它们吃得比那些未着色的雏鸟少很多 。

科学探索|鸟宝宝有多内卷?为了让父母投喂自己长出恐怖的嘴巴
文章图片

另一个是 , 有研究人员发现不健康雏鸟的嘴巴会比健康的雏鸟更单调 , 花纹和乳突也会更不明显 。
由于雏鸟的这些乳突和图案成长是非常快的 , 每隔几天就会翻一番 , 父母可能会根据这些嘴型的不同去判断哪些雏鸟更值得投资——吃得多的会吃得更多 。
那些长得不够快的雏鸟 , 基本和嘴巴被涂上黑色颜料没什么区别 , 它们吃得越来越少 , 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 , 它们的结局就是被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