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我国首个纯种江西大鲵野生种群
对物种种群的了解和正确划分是濒危物种保护的基础 。缺乏科学认识和指导的保护行动反而有可能加速物种的灭绝 。据我国科学家调查发现,大鲵野生纯种自然种群难觅,但大量混合个体囤积在商业养殖场中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魏依晨
换言之,不科学的保护行动反而可能加速过去未被认识的小种群物种的灭绝 。中国大鲵的保护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 。因此,寻找到未受到杂交污染的大鲵原生种群,进而确定各物种的分布和濒危状况,是突破当下保护困境的关键 。
文章图片
图1 江西大鲵野外调查区域示意图
文章图片
图2 野外调查目击频率与遗传分析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我国首个纯种江西大鲵野生种群】今日,好消息传来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纯的大鲵野生种群(图1) 。综合形态学和遗传分化证据,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一新种——江西大鲵 。基因组水平数据分析支持该种群遗传分化显著且未受到其他省区大鲵的杂交污染(图2) 。采用标记-重捕的方法,为期18个月的野外监测共记录成体、亚成体和新孵化的幼鲵在内的700余尾个体,并连续两年观察到野外繁殖 。成体和亚成体的目击频率高达2尾/人·时(图2),这一结果显著高于保护区外的目击频率(0.06尾/人·时),甚至高于日本大鲵(0.83尾/人·时)和美洲大鲵(0.45尾/人·时)的野外目击频率 。
科研人员调查发现,江西大鲵是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 。同时这也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外种群,为系统收集物种的基础生物学和栖息地生态学资料等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这些基础研究数据是评估其濒危程度、制定相应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依据 。
据悉,目前调查显示江西大鲵种群是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 。其所在的栖息地水域面积仅约36k㎡ 。夏季,栖息地上游溪流会经历短暂的山洪,冬季则常因枯水而断流,导致生境的破碎化;下游受人工修建的水坝阻隔,再无合适的大鲵栖息地 。因此,这一种群也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相对孤立以及栖息地环境变动等因素而变得岌岌可危,亟需建立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
此外,该研究通过综合考察和比较研究提示,相较于通常以水域范围设置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如果能囊括整个山、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设置对大鲵野外种群的保护将会更加有效 。同时,该研究强调了综合野外监测和群体基因组分析手段对调查大鲵野外种群及明确遗传身份的必要性 。该研究为那些受人类活动影响(如人为迁移,过度利用等)而濒临灭绝的物种制定和调整保护计划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5月18日,这一成果在线发表于《动物学研究》期刊 。
纯种江西大鲵的发现为中国大鲵的保护带来了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在全国范围(重点关注保护区)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有望能发现更多类似的纯种野生群体,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举措,避免有些物种在被描述前就走向了灭绝 。
(大鲵图片由易木荣拍摄,其他图片由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提供)
- 人物|两位诺奖得主 给“太上老君托梦”的天价白酒当首席科学家
- IT|研究发现大脑炎症与睡眠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