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热门高分美剧《后翼弃兵》同名原著小说简体中译本首发( 二 )


孤儿院里的孩子们跟她一样,对世界下意识机警 。大人们分发镇静药片,企图用沉闷和秩序扼杀孩子的活泼与独特 。发型统一,毫无个性 。课程无趣,规劝性强 。饭菜单调重复,并不可口 。住所人多,夜里也有窸窸窣窣的响动 。直到她在地下室里碰到勤杂工下国际象棋,先是旁观,再之后学习,棋以外的世界才如同消失或同化了一般,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睡不着的夜里,黑暗的天花板宛若被一束锥光照亮,幻化成棋盘,此时的世界只有她和棋 。这棋点亮了她的人生,帮她找到了人生希望出口处的光 。
之后,她下赢师傅、师傅的朋友、全中学的男孩棋手,全州的棋手、全国的棋手,下到国外 。她不断处在聚光灯下,那个曾经长着一张乏味无趣的圆脸、一头暗淡无光的头发的女孩,眼睛里自此有了光,她慢慢喜欢自己,以自救的方式填补了心里的空洞 。
《后翼弃兵》的作者沃尔特·特维斯说:“我觉得我的角色都很像,他们都是孤立的个体,做着不被主流社会完全理解或深刻共情的事情,我总被这样的人或事所吸引 。”他本人跟贝丝一样八岁开始学棋,有两年在儿童康复中心度过,被分发过镇静药片,曾经有过四五十本国际象棋类藏书,参加过近20场国际象棋赛事,是个等级分1423的C类棋手 。他承认,《后翼弃兵》有很强的自传性 。之所以写以女性为主角的《后翼弃兵》,他说他认为没有什么身体上或生物学上的原因,使女性成不了跟男性一样顶尖的特级大师 。在他建构的世界,贝丝不局限于女子赛事,国际象棋是个纯粹以实力而非性别论高下的运动 。
《纽约客》评:“如果你曾感到失落、不被接受或认可,同时默默渴盼深埋内心的力量能以某种方式拯救自我,那你就会喜欢《后翼弃兵》 。”
她将成为经典文学女性长廊里的一员
经典文学女性长廊里,有简·爱,有安娜·卡列宁娜,有包法利夫人,有斯嘉丽,有达洛维太太等等 。她们或是勇于追求爱,或是勇于追求自我,或是努力应对现实,都曾抚慰、鼓舞一代又一代女性同胞,也启迪一代又一代男性读者 。而贝丝身上的全新特质,无疑会为女性长廊里增加一位独特的新成员 。传记作家卡西·克瓦斯说:“贝丝·哈蒙是位年轻的女性,她充满力量……是被21世纪20年代所认可及需要的女性 。”
贝丝拓展了女性活动的疆界 。正如沃尔特·特维斯所说,当时国际象棋界是典型的男性占绝对主导的世界,贝丝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种局面,也让普通读者有机会以贝丝,一个天才女性的视角看到崭新的世界 。吴尔夫说,好的写作者是雌雄同体的,贝丝可以说是一个男性作者以一个女性视角不带偏见创作的典范,甚至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女性在这个世界上所承受的偏见,也超越了以往女性作品中大多聚焦的婚姻、爱情范畴,走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而这正是当下的局面,各行各业的女性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做着或巨大或微小的改变,如同男性一样 。女性所面对的社会环境跟《后翼弃兵》里依然有相似之处,愿更多女性走入更多此前未涉足的领域,不再因为性别迈不开探索世界的脚步 。
贝丝让人看到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 。小说中描述了贝丝的暗恋、贝丝的爱情,但贝丝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更专注自我的个体,一个充满力量、自我依赖的个体 。这更像21世纪的人们真实的生活日常 。
《后翼弃兵》并非树立男女敌对,而是呈现的不分性别的绝对热爱与痴迷 。在贝丝的世界里,她不仇视无力供养自己的养母,而是欣赏养母给自己恰如其分的自由,她要赢的不是每一个下棋的男性,而是要在自己挚爱的国际象棋的世界里找到最完美的下法,享受智力竞技的乐趣 。《后翼弃兵》固然树立了一个女性典范,却远不止于此 。她是我们每一个人,是每一个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不断摸索、想要崭露头角的普通人 。天才的世界依然孤寂与矛盾,就和每个我们的世界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