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娄凯俗话说 , “新三年 , 旧三年 , 缝缝补补又三年 。 ”在人们的记忆里 , 修鞋匠似乎是过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职业 。 想当初 , 在路边街道、集市上随处可见 , 现如今 , 这门老行当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 而在济南王舍人大集上 , 有位七旬修鞋匠还在坚守着老行当 。
文章图片
凭手艺挣钱 , 心里踏实
济南王舍人大集坐落在历城区开源路上 , 熙熙攘攘的集市 , 热闹拥挤的人群 , 你来我往的市民在讨价还价中满载而归 , 颇有人间烟火气 。 在集市的西北角 , 70岁的修鞋匠马文田正在给赵大哥修补拉链 。
一个泛黄的工具箱 , 一个磨得发亮的老式手摇补鞋机 , 几个供客人闲坐的马扎 , 便是他的全部家当 。 “哪里有集市 , 那里就有我 。 ”三十年的修鞋经历 , 马文田早已将每天哪个大集铭记于心 。 从“小马”变成“老马” , 脸上布满了皱纹 , 手上布满了老茧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娄凯俗话说|济南大集上的修鞋匠:七旬手艺人坚守老行当】老马的一天是从早晨八点开始的 。 老马拉修鞋工具的三轮车和他一样老 , 叮当作响的车子有些年头了 。 修鞋的机器就是最好的招牌 , 每天来到集市 , 马文田都会安静地坐下来 , 拿起抹布 , 细心地将手摇补鞋机擦拭干净 , 老马穿着蓝色略显破旧的蓝色棉袄 , 脚底登着一双老棉布鞋 , 在马扎上坐着 , 等待着迎接前来修鞋的顾客 , 开始一天的修鞋工作 。 老马在成为修鞋匠之前 , 种过地 , 也去外地打过工 。 后来有一次去修鞋时候 , 看集市的修鞋师傅用手摇补鞋机补鞋看得入迷 , 便坐到了马扎上跟着修鞋师傅学起了手艺 。 这一坐 , 就是三十年 。
文章图片
“家里父母去世的早 , 自己一下子成了家里顶梁柱 , 就想学学手艺 , 没事时候去修修鞋 , 给家里补贴家用 。 ”
刚开始 , 家里人觉得是个没有面子的职业 , “我没文化 , 不识几个字 , 但知道工作不分三六九等 , 我又没偷没抢 , 凭手艺挣钱咋就不能做了 。 ”老马是个实在人 , 说到这 , 语气高了不少 , “后来 , 家里人被我的坚持感动了 , 有次修鞋机坏了 , 我儿子又悄悄给我买了一个 , 现在儿子还想让我到临沂去修鞋 。 ”老马笑了 。
“咋不去找孩子享享福?”旁边的顾客笑着问道 , “不去不去 , 给孩子添麻烦 , 在这里补补鞋挣点钱 , 不给孩子找麻烦 。 ”马文田摇了摇手 。 多少年来 , 孩子们上学 , 还有一家人的生活 , 都是靠他修鞋一点一滴挣来的 , 现在儿子已经结婚并且有了自己的小孩 , 如果自己身体允许 , 他还想坚持下去 。
老手艺人的见证:手上起了老茧
老马的摊位前总是有人 。 “你看我这皮鞋 , 都开胶了 。 ”李先生拿着皮鞋递给马文田 , 这也是老马今天接到的不知道第几双鞋子了 , 皮鞋、布鞋、男鞋、女鞋 , 老马是鞋子的“大夫” , 一双双破损的鞋子 , 就是老马手中的病人 。 接过鞋子 , 老马仔细查看鞋子的破损程度 , 然后将鞋子放在补鞋机上 。 老马先将一根线穿过补鞋机的针头 , 摇起补鞋机的转轮 , 针头便开始工作 , 娴熟地进行修补 。 老马干活仔细 , 补地差不多了 , 就拿起鞋来放到眼前看看 。 这些鞋子的问题在老马看来稀松平常 , 不一会儿 , 鞋子缝补完 , 马文田用剪刀小心地剪去多余的线头 , 咔哒咔哒十几下 , 一双鞋子就被他修好了 。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现如今|漫世界|你以为小偷在乎的是钱?不对!他们更在乎……
-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我是你锅锅|大白爬窗魔性呼喊弟弟做核酸,网友:?满脑子都是山东的“锅锅”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父爱如山 仁善无疆徐方梅陌上花开|清明|父爱如山仁善无疆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老板恋上鱼)...|老板恋上鱼堂食暂停,外卖套餐、线下自提二选一,还可享不同优惠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文图|燕子 编辑|燕子原来|清明|娘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文|吕永清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老家有句俗话:过了二月二|【青未了】吕永清专栏|二月二 打粮囤 蒸新馍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朱明 摄于济南大包小包来采购|大包小包来采购,节后大集真热闹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文|王玉莲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许久|青未了|王玉莲专栏:又“疯”了一回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文|王玉莲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我的童年时代|【青未了】王玉莲|一元钱的炒花生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清晨起来|我亲亲的玉米文/王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