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中国天眼”将与空间望远镜搭档 寻找地外文明不是科幻故事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自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以来,FAST已经高效运行2年,在脉冲星发现、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科学成果 。
同时,FAST在2021年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项目开始启动科学观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近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FAST目前取得的成果超出此前预期,未来它将逐渐承担起前任全球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阿雷西博望远镜的角色,为全球科学家提供更多观测机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显示超预期效率
本月初,国家天文台公布了科学家依托FAST又取得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并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 。
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FAST从建成到通过验收,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调试,工程团队针对一线观测实践中的问题已经尽可能进行调整、完善,因此才有目前这样超出预想的效率,并且未来还可以更进一步提高 。
【科学探索|“中国天眼”将与空间望远镜搭档 寻找地外文明不是科幻故事】在上述科研成果中,FAST对脉冲星的探索取得最为直观的成果,累计发现脉冲星509颗,也成为近两年内发现脉冲星最多的单体望远镜 。脉冲星是一种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可以不断发出电磁脉冲信号 。
李菂向《环球时报》采访人员介绍称,由于上述特征,脉冲星提供的准确时钟信号可以成为宇宙尺度上进行基础物理测量的工具,甚至是唯一可用的银河尺度的准确时钟 。脉冲星的研究对天文学和基础物理都有重要意义 。
李菂表示,再积累5-10年,中国科学家有望依托FAST在脉冲星研究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 。目前,FAST已经在计划针对银河系的“姐妹星系”仙女座星系进行脉冲星搜索 。此前,科学家还从未在银河系外的旋涡状星系中发现过射电脉冲星 。
相比脉冲星,快速射电暴(FRB)是目前天文学更热门、发展更迅速的领域之一 。李菂表示,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可在1/1000秒时间内释放出太阳一整年的能量 。
2019年,李菂与国家天文台王培、朱炜玮等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获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观测到快速射电暴FRB121102的1652次爆发事件 。这一发现超过此前该领域所有文章发表的爆发事件总量,并首次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 。李菂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这一成果将该领域推向一个高统计性研究的新阶段 。
依托FAST,李菂与国家天文台庆道冲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还利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HINSA),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 。论文于本月初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小图)形式正式发表 。李菂说,未来科学家可以利用HINSA进行更加系统的测量,有望根本性地改变目前对星际磁场的认识 。
- 人物|两位诺奖得主 给“太上老君托梦”的天价白酒当首席科学家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IT|研究:“自我加强型疫苗”可将多种药物剂量装入一针中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