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 在临床上也常用于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 , 同时对于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也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
  (一)阐释病理变化
在生理情况下 , 经络有通行气血、感应传导及联络脏腑组织等作用 , 而在发生病变时 , 经络也就成为病邪传播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 故经络学说可用于阐释病理变化 。
   1.病邪传变的途径
经络内属于脏腑 , 外联体窍 , 加强了脏腑之间、脏腑和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 。经络的功能活动正常 , 气血运行通畅 , 各脏腑器官功能强健 , 则能抵御病邪的侵袭 , 防止疾病的发生 。而当经络功能活动失常 , 则经气不利 , 病邪易于乘虚侵袭 。在病理状态下 , 经络既可成为外邪由表入里的传播途径 , 亦可成为脏腑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 , 开则邪入客于络脉 , 络脉满则注于经脉 , 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 。”指出外邪侵犯体表 , 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联系而内传脏腑 。其传变规律一般为皮毛→孙络→络脉→经脉→脏腑 。如外感寒邪 , 可由肌表内传肺、脾、胃等脏腑 。表里脏腑之间的疾病 , 可以通过经络互相传变 。如脾失健运 , 可影响胃的受纳和腐熟;大肠传导失司 , 可致肺失宣肃 。非表里关系的脏腑之间 , 其病变也可以由经脉传变 。如肝失疏泄 , 可以影响脾胃运化 , 因为足厥阴肝经入腹后 , 挟胃两旁 , 属肝络胆;肾阳亏虚 , 气化失司 , 水湿泛滥 , 可致水气凌心、射肺 , 因为足少阴肾经入肺 , 并注入胸中而络心 。
2.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
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周肢节、官窍等 , 通过经络密切相连 , 故内脏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 , 反映于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及官窍 。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 , 过腹 , 布胁肋 , 上连目系 , 故肝气郁结可见两胁及少腹痛 , 肝火上炎易见目赤肿痛 , 肝经湿热多见**湿疹瘙痒等 。又如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 , 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 , 故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 。胸痹、真心痛可表现为胸前区疼痛 , 且疼痛沿左侧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放射至手臂内侧尺侧缘 。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规律 , 内脏病变常通过经络在相应的部位有所反映 , 所以可以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以及所联系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 来分析各种临床症状 , 以判断其病位、传变和发展趋势 , 从而指导疾病诊断 。
1.循经辨证 , 判断病位
经脉各自有其特定的循行部位 , 因此 , 可以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 , 结合该部位经脉循行的情况 , 以推断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 。如腰部疼痛 , 多与肾有关;两胁疼痛 , 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 , 常是肺脏的病变 。又如:可根据头痛的部位 , 确定病变所在经脉 , 痛在前额 , 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 , 多属少阳经病变;后头部及项部痛 , 多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疼痛 , 多为足厥阴肝经之疾患 。
2.按察腧穴 , 判断病位
腧穴是经气聚集的地方 , 是经络气血通达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当脏腑病变时 , 病气常可在特定的腧穴等部位有较集中的反映 , 或表现为压痛 , 或呈现为结节状、条索状的反映物 , 或局部皮肤的色泽、形态、温度等发生变化 。根据这些病理反应 , 即可推断疾病的部位 。如肝病患者 , 肝俞穴或期门穴多有压痛;胆病患者 , 在胆俞穴及胆囊穴附近常有压痛;胃肠疾患者 , 在胃俞穴及足三里穴会有明显的痛觉异常;长期消化不良者 , 可在脾俞穴发现异常的变化;肺脏疾病患者 , 常可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 。因此 , 在临床上 , 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或原穴的方法 , 通过对其异常改变的了解 , 以协助诊断疾病 。
  (三)指导临床治疗
1.循经取穴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