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由来: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
文章插图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 。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至此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
1958年,毛主席观看了黄梅戏的《过界岭》,问说:“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后,毛主席恍然大悟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
黄梅戏的唱腔
一、主腔
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性表现力的一个腔系 。它以板式变化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正是这一主要特点使它区别于曲牌联缀体的“花腔”以及兼有两种体制特征的“三腔” 。
主腔是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 。它的出现,标志着黄梅戏音乐的基本风格的框定 。
二、花腔
花腔的艺术特点体现在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节奏律动的舞蹈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唱词结构的衬字化等方面 。
花腔是一个调式丰富的腔系 。有典型的五声宫、商、角、徵、羽调式,还有运用偏音的五声性的六声调式等 。花腔不同的调式色彩并不导致表情上的巨大反差 。表情达意的质朴化也是花腔的一个特点,花腔的节奏具有民间舞蹈的律动,花腔的旋律线条非常口语化 。
三、三腔
三腔又是“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
三腔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三腔在音乐体制上综合了曲牌体和板腔体的因素,呈现出“准板腔体”的状态 。三腔各自拥有一个基本腔体,彩腔、仙腔为四句体,它们的字位安排、复句位置、锣鼓的用法都较固定,具有曲牌体的定格之感 。
黄梅戏的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 。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 。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等 。
鹊桥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 。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 。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 。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天仙配》的董永等 。
天仙配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 。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 。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 。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 。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
【黄梅戏来历 黄梅戏的起源】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 。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 。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等 。
推荐阅读
-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中元节的由来和介绍
-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来历
-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
- 中秋节最简短的来历幼儿 中秋节最简短的来历介绍
- 推敲的来历的推敲是什么意思 推敲的来历
-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资料 吃月饼的来历怎么写
- 鲜艳的红领巾代表着什么 关于红领巾的来历的资料
- 四面楚歌成语的来历
- 六一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