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防“秋燥”支招

导读:今年从8月7日“立秋”到11月6日“霜降”为“秋三月” 。卫生部卫生行业养生师专家委员会副委员刘逢军提醒大家,从传统养生的角度看,秋季的主要特点是“燥”和“干”,对此要谨慎【秋三月防“秋燥”支招】

秋三月防“秋燥”支招

文章插图
今年从8月7日“立秋”到11月6日“霜降”为“秋三月” 。卫生部卫生行业养生师专家委员会副委员刘逢军提醒大家,从传统养生的角度看,秋季的主要特点是“燥”和“干”,对此要谨慎加以预防 。
刘逢军解释说,初秋天气尚热,所以燥而热;到了深秋,天气转凉,就会变得燥而凉 。受“秋燥”侵袭,人体常常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不适症状,同时伴有上火、便秘等现象 。
“秋燥”一般表现为温燥和凉燥 。温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 。凉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恶寒无汗、流涕、唇燥咽干、舌苔薄白而干 。区分温燥与凉燥的关键是“心” 。心里感觉烦热者为温燥;感觉寒凉者为凉燥 。温燥初起时多吃水果和汤水即可恢复平衡;凉燥初起时应多喝姜糖水,以除寒气 。
预防秋燥多用润法 。秋季应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 。根据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水果方面,可以选择白梨、西瓜、香蕉、苹果、哈密瓜、荔枝等;还可以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 。另外,张仲景提出“秋不食肺”,秋天以不吃猪肺、牛肺、羊肺为好 。
导读:今年从8月7日“立秋”到11月6日“霜降”为“秋三月” 。卫生部卫生行业养生师专家委员会副委员刘逢军提醒大家,从传统养生的角度看,秋季的主要特点是“燥”和“干”,对此要谨慎
秋三月防“秋燥”支招

文章插图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是为冬天的“藏”做准备的,所以秋季养生讲一个“收”字 。除了用饮食调养、以润去燥的方法预防“秋燥”外,人们在起居方面也应该收敛神气,使正气内存 。秋季要早睡早起,天亮时即外出锻炼 。晚饭后要减少外出,以防“秋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