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代陶瓷瓶的分类造型

古代陶瓷瓶的分类造型(一)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 。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 。器表有多绳纹 。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 。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 。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 。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
传瓶: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 。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
葫芦瓶:形似葫芦的瓶式 。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 。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 。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 。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
多角瓶: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 。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 。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
盘口瓶:瓶式之一 。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
净瓶: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 。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 。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 。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 。元、明以后多称“军持” 。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 。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
玉壶春瓶: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 。又称“经瓶” 。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 。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 。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 。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 。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
贯耳瓶:瓶式之一 。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清代亦有仿制 。
弦纹瓶: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 。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 。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又称牛角罐,冥器 。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 。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 。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 。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磁州窑也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的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
洗口瓶:瓶式之一 。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 。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 。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
琮式瓶: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 。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 。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 。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
蒜头瓶:瓶式之一 。仿秦汉时期陶瓷造型 。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 。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 。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
瓜棱瓶:瓶式之一 。流行于宋,辽时期 。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 。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
花口瓶:瓶式之一 。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 。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 。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 。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 。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
皈依瓶:俗称魂瓶,冥器 。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 。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 。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 。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 。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 。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
盘口长颈瓶:辽代典型器之一 。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 。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 。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 。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
鸡腿瓶: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 。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 。粗壮者又名“象腿瓶” 。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 。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
凤首瓶: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 。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 。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
连座瓶: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 。流行于元代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 。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
扁腹绶带葫芦瓶:一种瓶式 。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 。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
天球瓶: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 。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 。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 。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
四方倭角瓶: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 。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 。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 。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 。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
壁瓶: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 。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 。初挂于鸟笼之中 。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衘题诗句 。
【一 古代陶瓷瓶的分类造型】活环瓶: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 。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 。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 。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
筒瓶:瓶式之一 。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 。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
喜迎世博玉壶春高档花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