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茶席上的金属器物之美】金属用具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用中分离出来 。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 。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
金工器具从粗糙到精细,从罕见到常见,在历史社会上占据着极大地分量 。成型成器变化万千,匠人与手工艺人对物品与技艺不断提高、升华、传承,直至今日在技术与工业化的冲击下,这种流传千年的手作工艺渐渐被取代遗忘 。
偶然一次与朋友闲聊谈到中国金属工艺的及传承问题上,热锻、冷锻、錾刻、木纹金四大工艺的提及触动了黄启贤老师敏锐神经,从而寻觅之旅正式启程 。而这次老师及策展团队也将这些作品带到了璞素艺术空间,让跟多人接触到属于中国匠人的杰出金属工艺作品 。
千度高温下的涅盘重生——热锻
文章插图
从手工艺者绘制出样稿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金属最终形态的一步 。而后,使用木材、河沙粘土混合起来做成了外膜,同样的细沙和粘土构成内模,放入外模之中,这就是金属的基本雏形 。
对温度的高要求使得铁需要极高的温度才会融化,所以注入的铁水高达1000度,凉却后才得以初步成型 。为了防止被锈腐蚀,需要将初步成型的金属放到高达800-1000度中的炭火中灼烧氧化,并且做过防腐蚀处理的金属还要经过一道工序,在金属表面涂抹一层铁浆 。手工艺者为它取了个名字,叫作“御齿黑” 。对于一些特别的金属来说,还需要用手工慢慢的敲打出来 。有人算过,一件金属制作完成的过程前后大约2个月的时间 。这样做出的金属,每一件小物中都透着一股子灵动的味道 。
铁壶与国人工匠的渊源
文章插图
铁壶的魅力就是它传承百年的手工艺中不可漏掉的温柔和灵动 。说到铁壶工艺,就不能不提到“铁打出”这门特殊的工艺 。这门工艺始于江户时期,仅用一块铁皮,反复捶打延伸,所有的一切,都在匠人的手中施展,除却厚度均一之外,还要拿捏捶打力道以及弯曲连接处的成形处理,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 。因为铁的延展性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所以毫无疑问,这项难度几乎已经成为金工之绝 。
真正打出的艺术——冷锻
文章插图
冷锻难在它的成器成型不加任何热度 。一块铜,一锤一锤,反复锤打上个把月的时间,真正打出的艺术 。这里面包含了千百年来古人技艺的传承,有手工匠人的心思、厚茧的双手、岁月的质感、手工敲打的印记,大大小小的捶点,诠释着铜器的手作灵魂 。而这种锻造金属的艺术比起模具浇筑的要更贴近自然,其中一些自然的肌理,往往最是耐看,也最为纯粹 。这些冷锻打出的作品,或许是一个工匠单纯的匠人之心,毫无疑问的,这样的作品最能打动人 。
传统手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錾刻
文章插图
錾刻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金银器上的一些錾刻文、镶嵌和金银错等文物标本可知,錾刻这种技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
此种工艺以其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要求操作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又要掌握钳工、锻工、板金、铸造、焊接等多种技术,对传统文化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而且非经长期刻苦的学习和钻研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故从学此艺者不多,錾刻作品也难得一见 。
源于自然·归于自然——木纹金
文章插图
木纹金金属工艺的日文中译为“木目金”,英文为“MokumeGane”,意为木材的眼睛,就是木材的纹理、结瘤等;算是对木纹金比较贴切的描述!
木纹金自打一出身在低调中透着瑰丽的色彩,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不同颜色的金属重叠之后再高温高压之下熔融,之后经过锻打,敲击,锯锉等工艺技法使不同金属之间的颜色层层叠加呈现出漂亮的肌理纹路,这种巧妙地运用了不同金属的色泽制作出木材纹理的视觉效果,给单一的金属器皿增添了如交响乐般的美丽篇章 。
推荐阅读
- 历代茶碗的称谓:碗、瓯、盏、杯
- 建水紫陶:茶具艺术的纯粹之美
- 一个“大器晚成”的易武超微古树产区, 需趟过泥潭,攀过70°斜坡10米深悬崖方能到达
- 茶具的风水学
- 早晚敷面膜好不好
- 中国茶具孕育文化
- 沙虫干冬瓜汤的做法
- 耀州窑的旷代工艺
- 怎样判断瓷器茶具是否有毒?
- 河边的柳树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