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窑地处湖南省湘阴县城关镇堤院一带,北起水门,南至洞庭庙旧址,全长700余米的范围内 。湘阴县旧属岳州,故名 。当地居民中至今流传“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 。长沙市到湘阴县城有一条平坦的国道,不到两小时的路程 。沿途江河交叉,风光旖旎,青山绿水,让久居大都市的我,找到回亡故然的感觉 。
【唐代岳州窑简介】湘阴县是个古城,城内保存着规模较大的孔庙,当地人正在脱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气势恢宏,工艺精湛 。从建筑风格看应属乾隆早期 。楼阁式仿古建筑“岳州窑纪念馆”高高耸立在美丽的湘江边上,眼前的湘江,比我在长沙橘子洲头所见的宽阔了许多 。原先的古渡已被拆除,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大桥飞架湘江东西两岸 。湘江由此流入浩瀚的洞庭湖 。岳州窑窑址则静卧纪念馆大厅的地下 。湘阴窑窑址发现于1952年,1972年又在窑头山、梨园等地发现了早期窑址,1975年冬进行了试掘,出土了大量晋至初唐的青瓷器和窑具 。它烧造的时间,可上溯至汉代、三国,可见其历史久远矣 。在那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龙窑的走势,见到不少窑具和青瓷片 。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品定六大名窑的茶碗时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寿州、洪州次 。”“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 。”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来看,茶圣陆羽把岳州窑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该窑在唐代显赫的地位 。岳州窑瓷胎在唐五代时较为轻薄,胎质不如越窑青瓷紧密,胎色早期呈红或米黄色,晚期为灰白色 。釉色以青绿色居多,也有青黄色的 。釉薄而质细,釉泡较小,玻璃质感很强 。釉面有不规则的细小冰裂纹,有流釉现象 。不少器具的胎骨和釉面结合牢固,容易产生剥落的现象 。唐代烧制时使用垫饼支烧;五代用支钉支烧,在盘碗底部留有支钉痕迹 。
岳州窑器物丰富多彩,有碗、盘、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 。碗的足以圆饼形和玉璧形为主,高足盘、八棱短流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它注重装饰艺术,纹饰以印花为主,并配以划花 。器物肩腹部往往装饰着由团花和卷叶纹组成的带状纹饰 。此外还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是我参观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岳州窑器物所留下的印象 。
1973年湖南省湘阴县出土了一尊罕见的青釉龙首,年代为隋朝 。胎骨呈灰白色,施青色釉,开片自然,烧结火候较高 。口流作龙首状,手为龙尾形态,器型呈鼓圆,下配有三个高蹄足,十分稳当,生动活泼 。此器物应该属于仿先秦时期的金属器,造型典雅别致,是岳州窑中的精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
岳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比较严重,上承江浙越窑青瓷,下启长沙铜官窑,这里是华中地区先民用瓷的紧张产地,大量出土的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