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 , 经过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 , 同时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物的印证 , 对紫砂壶制作年代鉴定的准确性已大有提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鉴别紫砂器 。
从不同时期的胎质差异来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地说就是砂料 。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 , 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 。明代紫砂与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区别如同当时的瓷器一样 , 大不相同 。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 , 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 , 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之故 。据有关资料表明 , 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 , 清中期为55~60目 , 近现代为100~120目 。目数低 , 颗粒粗 , 孔隙度大 , 用手指弹击这类壶 , 声音沙哑、发闷 。
明代制壶的砂料只是将最初用来制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炼而已 , 杂质较多 , 所以器表还很粗糙;又由于是与缸、瓮一起入窑 , 所以壶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泪 。而清 代的砂料 , 澄炼工艺总体提高 , 出现了紫砂细砂 , 这种状况与工艺史的发展进程是相吻合的 。清代制品的砂料是细腻润泽的 , 倘若再经常把玩摩擦 , 久而久之 , 会有 一层光亮面 , 俗称“包浆” , 如同古代硬木家具 , 年深日久 , 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表面产生一层光亮面 。辨认泥料 , 在紫砂壶的断代认识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
在历史上 , 每个相同的时期中 , 紫砂艺术家们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 只是炼砂调制的配方各有不同 , 且大多秘不示人 。他们往往各自习惯使用自 己配制的砂泥 , 呈现出砂质的粗细 , 颜色肌理的不同 , 严格地区分和观察会发现他们各自的规律性 。同一位名家制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壶 , 即使从表面看是完全不 一样的 , 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外弧线、柄的曲度、流与颈的角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就同一位作者而言 , 他的壶艺会随着发展而不断精深 , 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 变化 , 但成型的线条与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 , 犹如一个人写字的笔迹一样 , 基本上已成为一种习惯 , 技法与风格是一致的 , 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
从不同时期工艺技法的差别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不同时期的紫砂器制作技法都有不同 。这些工艺范围还包括了烧窑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诸多方面 , 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时代痕迹 , 因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上的重要凭据之一 。明中叶创始期的壶是以手工捏制为主 , 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 。晚明期时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 方法 , 壶内壁已不见指纹 , 而略留 用竹刀刮削的痕迹 , 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 , 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 , 从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 。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 理 。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 , 仅将壶放在瓷窑中套烧 , 因而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 , 有的砂壶还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气泡 , 使表面凸凹不平 , 壶内壁薄厚不 一 。很多情况下 , 由于温度不够 , 砂壶不能完全烧结 , 故此胎质较为疏松 。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 , 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工艺 , 所以壶胎厚薄均匀 , 制作精细 。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 , 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 , 手法炉火纯青 , 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 。近现代多采用注浆成型 , 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 , 材质细如膏泥 , 里外极规整 , 手感极轻 。注浆成型的紫砂壶 , 需用较多的粘性土掺和砂泥 , 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 , 艺术性实则是大大降低 。
综上所述 ,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技法、款识以及砂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我们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特殊性 , 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个人的多样性 。例如陈鸣远 , 他的壶多以自然仿生的为主 , 却也有光圆的几何形壶传世 , 风格多变 , 多姿多彩 。
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风起云涌 , 仿品越来越多 , 而且越来越精 , 令人眼花缭乱 。但只要我们掌握紫砂壶鉴定的基本知识 , 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 , 了解各时期名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 , 就一定能识破各种伪品 , 还原古代紫砂壶的本来面目 。
【下 怎么鉴定紫砂壶的制作年代】
推荐阅读
- 胎儿发育不良怎么办
- 十荟团自提地址怎么改
- 电脑开不起来怎么强制开机
- 字画怎么挂墙
- 标准大气压下r12的沸点多少c
- 猫咪怎么清理鼻子
- 二婚后一方突然死亡财产怎么分
- 苹果手机下载的文件在哪里
- 轮胎时速字母怎么看
- 火影忍者手游组织怎么送忍者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