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除了天台山国清寺外,着名的还有径山寺 。径山寺开山祖为唐代的法钦(国一禅师),宋代称径山寺为能仁禅寺,宋孝宗曾亲题“兴圣万寿寺”以后,又改为“香林禅寺”,居中国禅林第一位 。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无准师范(大鉴禅师)入传径山寺后,日僧众望所归,一时云集 。在此前后,径山寺成为浙江寺院中日僧朝拜的必到之地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入宋的神子荣尊到径山寺继续无准师范的法统,在嘉熙二年(1238年)回国后,开创了肥前的兴圣万寺等许多寺院 。圣一国师圆尔辨圆也于1235年入宋,历时7年,登径山继承无准师范的法统 。淳佑元年(1241年)五月回国 。
与此同时,径山僧人也有入日传教者,如径山无准师范的法嗣兀庵普宁,使镰仓武士和禅宗结合了起来;径山的石溪月的法嗣大休正念(敕谥佛源禅师),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赴日,宣扬石溪心月的教风,也感化了很多镰仓武士 。
中日两国僧人的互相来往,不仅使佛教得以快速传播,而且径山寺里的饮茶之法也随之扩展 。
径山寺院中的饮茶方式是以茶供佛,然后众僧转坐一炉茶,随谈道德,随加取饮,气氛融洽 。这种饮法,属于寺院中的一种清规 。在此基础上,又将其形式扩展成为“茶宴”,以招待各路僧客 。饮法主要是以末茶冲泡、调制的“点茶法” 。宋代大批日僧在径山寺修炼学习,于饮茶之清规也自然身体力行,回国之后,言传身教,故饮茶之道也随佛教而遍行 。在这些日僧中,南浦绍明(大禅师)是个较典型的人物 。日本《类聚名物考》、《续视听草》、《本朝高僧传》都不同详略地记载了他从中国传入茶道的事迹 。如《类聚名物考》中记: “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由宋传入 。”《续视听草》载:
“南浦绍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至崇福寺” 。因而可知,“径山茶宴”中的点茶法也在此间传到了日本 。
在此期间,中国宋代的茶具精品——天目茶碗、青瓷茶碗也由浙江开始相继传入日本 。在日本茶道中,天目茶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日本喝茶之初到创立茶礼的东山时代,所用只限于天目茶碗,后来,因茶道的普及,一般所用茶碗为朝鲜和日本的仿制品,而天目茶碗益显珍贵,只限于“台天目点茶法”和其它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如贵客临门或向神佛献茶等 。
“天目茶碗”之名的来由,也与日本僧侣在浙江的修业有关 。天目茶碗产于福建省泉州府德化县建安窑,主要特点是色泽沉着而调和,很适用于丛林寺院 。由于日本僧人在天目山地区的径山寺、昭明寺、禅源寺等着名巨刹沿续修业近二十年,而这些寺院中供佛之茶所用均为这种茶碗,所以,日本僧人便称之为“天目茶碗”,传至日本的主要有“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禾天目”、“玳皮盏天目”、“灰被”等名类 。后来,日本的仿制品也冠以天目之名 。如“濑户天目”、“白天目”、“黄天目”、“信乐天目”、“丹波天目”等 。
青瓷茶碗产于浙江龙泉 。自南宋到明初都不断输入日本,成为茶道中的重要用具 。日本所存青瓷中,大致分为“钻青瓷、天龙寺青瓷、五官青瓷三大类 。具体有“钻青瓷禾茶碗”、“飞青瓷茶碗”、“人形手青瓷”、“干汐手青瓷” 。奈户称名寺僧人、 日本茶道的创始人村田珠光(1425—1502),极爱收藏茶具,其藏品中的青瓷茶碗便称为“珠光青瓷” 。
唐、宋时期,浙江天台山、径山等寺院中的茶籽、茶具、饮茶法由日本遣唐使、遣宋使和学问僧带回日本后,给日本茶道的兴盛,奠定了思想和艺术形式上的基础,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的创立,均在此基础上产生 。
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是由奈良称名寺和尚村田珠光( 1425-1502年 ),将平民聚合饮茶的集会“茶寄合”与贵族茶会“茶数寄”合二为一形成的禅宗点茶法 。自珠光完成了茶道的建立后,千利休(1522-1591)继续发扬光大,提炼出“和、敬、清、寂”茶道四规,而取得“天下茶匠”的地位 。从此以后,日本茶道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但“和、敬、清、寂”四规和待人接物的“七则”,仍然是茶道的主要精神 。整个日本茶道艺术,无不体现出与佛教的息息相通,至今仍然散发着中国唐宋时代的文化气息,保留着浙江天台山、径山等地的佛家饮茶遗风 。
⑶茶入俄国中国茶叶最早传入俄国,据传是在公元六世纪时,由回族人运销至中亚细亚 。到元代,蒙古人远征俄国,中国文明随之传入,到了明朝,中国茶叶开始大量进入俄国 。
公元1567年,明穆宗即位,中国茶叶由哥萨克人伊万·彼得洛夫和歌纳计,亚里带入俄国 。公元1618年,明朝政府批准与俄通商,并派使臣携茶叶数箱,作为礼物赠沙皇 。
明末,俄人派骆驼商队,专程到新疆,并沿陆路到湖南采购砖茶,到安徽霍山采购六安茶等 。同时,中国的茶叶由满蒙商队经陆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俄国 。
至清代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签订互市条约,以恰克图为中心开展陆路通商贸易,茶叶就是其中主要的商品,其输出方式是将茶叶用马驮到天津,然后再用骆驼运到恰克图 。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沙俄因为华茶获利颇丰,于是女皇伊丽莎白亲自组织商队,来往于中俄之间,专门从事茶叶采购,专供宫廷贵族使用 。到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采购规模渐大,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后华茶始大宗输俄 。
1883年后,俄国多次引进中国茶籽,试图栽培茶树,1884年,索洛沃佐夫从汉口运去茶苗12000株和成箱的茶籽,在查瓦克──巴统附近开辟一小茶园,从事茶树栽培和制茶 。
1888年,俄人波波夫来华,访问宁波一家茶厂,回国时,聘去了以刘峻周为首的茶叶技工10名,同时购买了不少茶籽和茶苗 。后来刘峻周等,在高加索、巴统开始工作,历经了3年时间,种植了80公顷茶树,并建立了一座小型茶厂 。1896年,刘峻周等人合同期满,回国前,波波夫要托刘峻周再招聘技工,产菜购茶苗茶籽 。1897年,刘峻周又带领12名技工携带家眷往俄国,1990年在阿札里亚种植茶树150公顷,并建立了茶叶加工厂 。
刘峻周于1893年应聘赴俄,到1924年返回家乡,三十年时间,对苏俄茶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苏联历史学家们曾为此撰专文以示纪念 。
【下 中华茶文化向外传播简述】
推荐阅读
- 手机啥都没下内存满了是为什么
- 上 中华茶文化向外传播简述
-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
- 基金回调和下跌的区别
- 河北的特产水果有哪些 河北有如下特产水果
- 强制下款的网络贷款怎么处理
-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是什么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原文及翻译
- 明、清茶文化
- 开空调上面热下面冷原理是什么 开空调上面热下面冷是什么原理
- 上 宋元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