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国内仅存的“茶马司”遗址

35岁的当地人陈洪刚告诉采访人员 , 他小时候常听爷爷说 , 这里以前红火得很 , 内地打仗用的马都是这里负责从西藏换来的 。
陈洪刚生活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这个叫新店的小镇上 , 国道318线(川藏线)如今穿小镇而过 。在宽阔的道路旁 , 有一个叫“茶马司”的古遗址 , 它向过往的人群诉说着中国历朝君主为了用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叶来控制藏区 , 并用茶叶与西藏交换战马的悠长故事 。
藏区不产茶 , 但藏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茶 。藏族人民喜食酥油、牛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 , 饮食结构特别需要茶叶所含的茶素、维生素等来调节均衡身体所需 。藏族有句古谚 , “宁可一日无食 , 不可一日无饮 。”
为了达到“以茶治边”以及用茶叶交换藏区战马的政治、军事目的 , 历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汉藏间的“茶马互市” , 早在宋朝熙宁七年(1074年) , 官府就开始用大量川茶与吐蕃等部落交换羁縻马 , 并在四川雅安等地设场易马 。1371年 , 明朝最先在全国秦(甘肃天水)、洮(甘肃临潭)、河(甘肃临夏)和雅(四川雅安)设了四个统管茶、马交易的“茶马司” , 设在雅安的“茶马司”就在名山 。如今 , 这是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茶马司 。
名山茶马司遗址现在是一座赭红色的建筑 , 它凝重的色彩和古朴的建筑风格在周围水泥建筑的衬托下显得十分赫然 。大门上黑底金字“茶马司”提示着过往行人它曾经的身份 。
每天早晨9点 , 80岁的杨淑珍婆婆会准时打开茶马司褐色的木门 , 静候来客 。
【探访国内仅存的“茶马司”遗址】这是一个冷清寂寥的四合院 , 说它冷清一点不过 , 因为甚至连正对大门的大殿堂内都空空如也 , 只是在墙上挂了一圈关于“茶马古道”的图文介绍 。
唯有茶马司门庭前竖立的石刻碑文 , 向我们简约地叙述了这个古遗迹的历史:“宋时因连年用兵 , 所需战马 , 多用茶换取 。神宗熙宁七年 , 派李杞入川 , 筹办茶马政事 , 于名山 , 以名山茶易马用……明洪武时 , 对茶叶实行官买官销 , 由茶马司主持交易……”
杨淑珍婆婆是三位守院者之一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这座建筑曾一度被改名为“长马寺” , 并供奉有几尊菩萨像 , 那时 , 藏民凡经过这里 , 都要进来烧个香、许个愿 。“他们对这里都很崇拜 , 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曾经是交换他们生活必需品的地方 。”杨婆婆说 。
2004年 , 当地政府对这里进行了重新粉饰改造 , “长马寺”又恢复为“茶马司” , 但是由于人工雕琢的痕迹太多 , 让人多半要靠联想来触摸那段岁月 。
好在我们发现了院子中一棵枯死的罗汉松 , 据说它已600多岁 , 它应当见证了当年茶马司的热闹;好在我们于茶马司门口发现了几根横卧的赭红色石柱 , 石柱上隐约可见“赤兔”二字 , 我们猜想这就是当年的栓马石 , 据史料记载 , 当时的茶马司门庭若市 , 前来寻求茶马交易的各地商人常常排到了十几里之外 。
如今的茶马司虽已空空荡荡 , 但如果以此为起点向西 , 途径一个个至今仍在为藏区生产砖茶的边茶厂 , 然后翻越巍巍二郎山 , 进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再经情歌故乡康定、世界海拔最高城理塘 , 进入西藏昌都、来到圣地拉萨 , 抑或再前行至印度、尼泊尔……你会穿越这个星球上海拔最高、最险峻壮美的一条古代文明大通道 , 这条道因汉藏民族之间茶马交易商贾往来而兴盛 , 因千里马帮和肩挑数百斤的背茶夫而可歌可泣 , 它又因汉藏民族融洽相处、各种宗教和谐共存而成为一条文明与智慧迁徙的大走廊 , 这就是川藏线茶马古道 , 一条值得一访的神秘古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