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与中国佛教

茶叶与中国佛教
一、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
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 。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 。
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 。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 。《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 。“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 。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 。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 。《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 。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 。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 。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 。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
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 。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 。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 。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 。”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
二、寺院饮茶及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 。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 。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 。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 。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 。
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 。《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 。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
“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 。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 。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
历史上许多僧人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 。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 。他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茶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 。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称之为“汤神”,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的称号 。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宋代有一种倾注茶汤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称作“茶百戏” 。僧徒福全擅长茶百戏,能使汤纹组成一句诗,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 。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非凡 。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 。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 。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 。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 。书中论述了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 。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 。
名冠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壶,是茶具中的珍品 。相传,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 。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捏成树瘿形坯胎,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 。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深受人们的喜爱 。
三、寺院与茶叶的生产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有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 。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的山桑、佛师二寺,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市)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 。五代十国时,扬州禅智寺,寺枕山岗,建有茶园 。宋代以后,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 。
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 。所以,现今我国众多的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的 。如四川蒙山出产的蒙山茶,相传是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称作“仙茶” 。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 。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 。”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僧徒们按照不同时节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 。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尤善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有名的碧螺春茶 。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屯绿茶”的前身 。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特优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 。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
佛教寺院在长期的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 。茶树有喜爱温湿和耐阴的特性,为了创造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唐代湖南佛寺中创造了竹间种茶的方法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在永州龙兴寺品尝到新采的“竹间茶”,作《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同年,刘
【茶叶与中国佛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