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饮茶历史

【华夏饮茶历史】中国的饮茶历史渊远流长,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家氏,闻于鲁周公 。” 。早在神家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人微言轻药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在咀嚼中感受到茶叶的芬芳、清口并及其收敛收,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 。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 。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时间长了,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人微言轻饮料的开端 。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还经过了食用阶段这一中间过渡期——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 。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在一起食用 。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啬营养,一是为食物解毒 。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出现 。先把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 。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 。西汉时,茶已是宫延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 。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花已比较普遍 。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
本段节选《茶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