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 , 人类生活简单朴素 。韩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 , 说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是土缶 , 以后才发明使用黑陶等 。可见茶叶最初的利用阶段 , 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 , 大都是和其他食品共用的 , 一器多用.以木制或陶制的碗 , 兼作为饮茶的器具 。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而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 , 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夹炭黑陶 , 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了 , 是新石器时代很早的陶器之一 。
茶的烹用方法 , 也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 , 是采集鲜叶 , 在锅中烹煮成羹汤而食 , 这时候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 。春秋时代 , 茶叶作为蔬菜 , 与煮饭莱相同 , 没有什么特别的烹饮方法和器皿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 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 , 形成有闲阶级 , 饮酒喝茶有了发展 , 对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 , 从而出现了专用于茶的贮茶、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茶具的产生 , 始于奴隶社会 , 当是主要茶具为煮茶的锅、饮茶用的碗和贮茶用的罐等 。随着时代的演 变 , 茶叶消费日广 , 因消费的茶类不同 , 习俗不同 , 消费对象不同.不论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 用料等 , 都不断发生变化 。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时期 , 由于以压制饼茶为主 , 这时除上述所举煮、饮和贮藏用的茶具外 , 又添了炙、研末和浇汤用的器具 。
秦汉时期 , 泡饮方法是将饼茶捣成碎末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 , 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 。饮茶已有简单 的专用器皿 。从秦汉到唐代 , 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传播的扩大 , 人们对茶叶功用认识的提高 , 促使陶器业 飞跃发展 , 瓷器也已出现 , 茶具越来越考究 , 越来越精巧 。
茶具又称茶器 , 最初都称为茶具 , 如王褒《僮约》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 。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了 。到了唐代 , 陆羽《茶经》中把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 , 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 , 以区别它们的用途 。宋代又合二而一 , 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现在也大都统称为茶具 。
唐朝中叶 , 北方消费茶增多 , 引起了各地瓷窑的 兴起 , 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 。据陆羽《茶经》记载 , 当时产瓷茶器的主要地点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 , 其中以浙江越瓷最为著名 。此外 , 四 川、福建等处均有若名的瓷窑 , 如四川大邑生产的茶 碗 , 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 ,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 急送茅斋也可怜 。”
陆羽说:煮茶与烹茶同 , 但用锅较大 , 又说:每炉 烧水—升 , 酌五碗 , 至少三碗 , 至多五碗 。若人数多 ,  要十碗 , 就分两炉 。说明茶具应与饮茶人数相适应 。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 , 连同附件统计、 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且共有29件 , 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 。现分述如下:
(1)风炉:铜或铁铸成 , 也有泥烧成的 。形状像古鼎 , 下有三脚 。炉壁厚3分 , 上口有9分厚的边 , 边的 6分宽的部分在炉壁内方 , 以便用泥墁于膛壁 。炉下方的三只脚 , 共有21个古字:一脚是“坎上巽下离于 中” , 另一脚是“体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脚是“圣唐灭 胡明年铸” 。在3只脚间各开—窗洞、底下的一个洞用以通风漏灰 。3个窗口上并排有6个古字 , 一是 “伊公” , 一是‘羹陆” , 一是“氏茶“ , 意为“伊公羹 , 陆氏茶” 。内设“带(原字左有“土”旁)埠(原字右下为“木”)” , 有3格 , 一格有长尾野鸣的图 形 , 这是火禽 , 画有离卦 , 一格有彪 , 是风兽 , 画巽卦;另一格有鱼 , 是水虫 , 画坎卦 。巽表示风 , 离表示火 , 坎表示水 。风能助火 , 火能把水烧沸 , 所以要有这三卦 。另有花木、山水等图案作为装饰 。据说此炉由陆羽设计 。
(2)灰承:接受灰烬的用具 , 由有三只脚的铁 盘构成 。
(3)炭挝:六棱的铁棒 , 一头尖 , 稍下较粗 , 长1 足 。细的一头系上一小展(原字左有“金”旁) 。作为装饰 。
(4)火夹:别名筋 , 就是火钳 。铁或熟铜制 , 长 1.3尺 。
(5)竹夹:小青竹制成 , 长1.2尺 , 一头的1寸处 有节 , 其余部分剖开 , 用其夹茶在火上烤时 , 白竹出 汗 , 利用它的香气以增加茶的香味 。
(6)纸囊:即纸袋 。用质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纸 , 做 成双层纸袋 。贮放烤好的茶 , 使不致失去香气 。
(7)碾:由碾轮和碾槽构成 。最好用桔木 , 其次是 梨、桑、梧桐、柘木 。碾槽形状内圆外方 , 内圆以便运转 , 外方防止倾倒 。内可放进碾轮 , 圆盘状 , 直径3小 , 中心部厚1寸 , 边缘厚0.5寸 。盘中心有轴 , 中方 外圆 , 长9寸 , 宽1.7寸 。
(8)拂末:扫茶末用 , 利用鸟羽 。
(9)、(10)罗、合罗 , 大竹剖开 , 弯曲成圆形 , 纱或 绢作底 。筛下的末用合盖贮放 。合 , 竹节制成 , 或薄杉木板弯曲成圆形 , 漆好 。全高3个 , 盖1寸 , 底2 寸 , 直径4寸 。
(11)漉水囊:滤水工具 。骨架多用生铜制成 , 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 , 便于清除茶中杂物 , 铁则因锈而腥涩 , 影响水味 , 不宜采用 。居住山村的人 ,  有用竹、木制的 , 但不耐用 , 外出不便携带 , 用生铜较好 。袋子用青篾丝织成 , 可以收卷 。或用碧色的绢缝 制 , 还加上翠钿作装饰 , 直径5寸 , 构长1.5寸 。又用绿油布袋贮放全部滤水工具 。
(12)釜:锅 , 生铁制成 , 以坏了的农具炼铸 。炼铸 时内抹土外抹砂 。里面因抹土而光滑 , 锅内面易于磨洗 , 外面因砂而粗糙 , 易吸热 。锅的耳制成方形 , 使平正;锅边较宽 , 使能伸展得开 , 锅脐要长 , 并在中心 , 使火力集中于锅中间 , 则水在锅正中沸腾 , 水沫易于上升 , 水味可醇正 。洪州用瓷锅 , 莱州用石锅 , 瓷锅、石锅都雅致好看 , 但不坚固 , 不能持久 。用银锅非常 清洁 , 但又过于奢侈华丽 。从耐久着眼还是快制好 。
(13)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 , 上板中空 , 支持锅 。
(14)瓢:胡芦一分为二而成瓢 , 或用木制成 , 叫牺杓 。晋杜毓写《茶赋》 , 其中有一句:“酌之以瓠” , 瓠 , 就是瓢 。它的形状:口阔 , 瓢身薄 , 柄短 。晋永嘉中 , 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 , 遇一道士对他说 , 我名丹丘子 , 改天你的瓯牺里有多的茶 , 给我些 。瓯是小瓦盆 , 牺就是木杓 , 常用梨木制成 。
(15)木夹:以桃、柳、蒲葵、柿心木成竹制成 , 长1尺 , 两头用银包裹 。(16)鹾簋:“鹾”即“盐” 。盛器 , 瓷制 , 圆形 , 直径4寸 , 像盒子或瓶形 , 小口坛形 , 装盐用 。
(17)揭:取盐用具 。竹制 , 长4.1寸 , 阔9分 。
(18)则:量器 , 利用贝壳 , 或用铜、铁、竹制的匙、箸之类 。大致开水一升 , 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 末 。但喜味淡的可减少 , 喜浓的可增加 。
(19)碗:越州产的瓷品质最好 , 鼎州、婺州产的 较差 , 又岳州的好 , 寿州、洪州的差 。
(20)水方:用青杠、槐、楸、梓等木制 , 漆内方及外缝 , 可盛水1斗 。
(21)熟盂:盛开水用 , 瓷或砂制 , 容积2升 。
(22)涤方:用楸木制 , 形似水方 , 容积8升 , 洗涤茶具 。
(23)滓方:似水方 , 容积5升 , 用以收集茶渣 。
(24)畚:白蒲草编成 , 可放碗10个 。
(25)笤:竹子编成 , 圆形 , 高1.2尺 , 直径7寸 。或先做成笤形的木模型 , 用藤子编织 , 有六出的圆眼、盖和底如箱子的口 , 削光滑 。
(26)具列:木或竹制成床或架 , 或竹木制成小柜 , 有的可开关 , 上漆 , 长3尺 , 阔2尺 , 高6寸 。用以 贮放陈列所有的器具 。
(27)都篮:装所有器具的竹篮 , 竹篾编成 。内方编方眼 , 三角形交错 。外用双篾 , 宽篾作经线 , 细的单篾编织 , 交替压作经线的双篾 , 编成方眼 , 要玲珑好看 。篮高1.5尺 , 长2.4尺 , 宽2尺;篮底宽1尺 , 高2寸 。
(28)巾:类似布的粗绸 , 长2尺 , 应有两块交替使用 , 清洁茶具 。
(29)扎:茱萸木夹棕榈纤维 , 捆紧 , 成大笔形 , 作刷子用 。
可见到了唐朝煮茶、饮茶的用具非常繁杂 , 一般老百姓不大能办到 。
唐时 , 生活讲究的家庭都备有24件精致茶具 , 为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 。同时还有收藏器具的精巧小橱子 , 可以携带 , 以便与人斗茶 。当时皇宫贵族家庭多用金属茶具 , 而民间却以用陶瓷茶碗为主 。那时瓷制茶碗主要的有青釉、白釉两种 。我国古代重视品茶 , 使用茶具也很考究 , 人们把 茶具列为品茶必要的艺术条件 , 也是客来敬茶的重 要工具 。
唐李匡义《资暇集》:“崔宁(蜀相 , 李豫大历末即 公元775年入朝——作者注)之女 , 以茶杯无衬 , 病 其熨指 , 取碟子承之 , 既啜而杯倾 , 乃以蜡环碟子之央 , 其杯选定……人人为便 , 用于代 , 是后传者更环 其底 , 愈新其制 , 以至百状焉 。”这是茶杯有底环的开 始 。
南宋时代多饮团饼茶 , 饮用时需要将团饼碾研 , 过筛 , 而后烹煮 。南宋《茶具图赞》记载的十二先生 。即备茶和饮茶时用的十二种茶具 。它们是:韦鸿臚(烘茶炉) , 木待制(木茶桶) , 金法曹(碾茶槽) , 石转 运(石磨) , 胡员外(茶葫芦) , 罗枢密(茶罗) , 宗从事(棕帚).漆雕秘阁(茶碗) , 陶宝文(陶杯) , 汤提点(茶 壶) , 竺副师(竹筅) , 司职方(茶巾) 。用紫砂作茶具始见于北宋欧阳做《和梅公仪尝建茶》诗:“喜见紫瓯吟 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
紫砂茶具中以茶壶最为名贵 , 宋代诗人苏轼谪 居宜兴时 , 提梁式的紫砂茶壶 , 被命名为“东坡壶” ,  沿用至今 。1968年南京吴经墓中发现紫砂提梁壶是明嘉靖(公元1543年)殉葬物 , 已是希罕古董 。
宋时皇帝御前赐茶 , 皆不用盏 , 而用大汤瓷 , 其色正白 。但其制样 , 似铜叶汤瓷耳 , 铜色黄褐色 。《东坡后集》从驾景灵宫诗曰:“病贪赐茗浮铜叶”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 , 盏是一种小型茶碗 , 口敞小底 , 有黑釉、酱袖、青白釉及白釉等多种 。宋朝烧制茶具著名的产地有五大名窑 , 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 各产不同风格的瓷器 。官窑在杭州 , 哥窑在浙江龙泉;汝窑在今河南省临汝县 (古属汝州);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 , 古属定州 , 故有定窑之名;钩窑在河南禹县神后镇.禹县古名钧州而得名 。
宋代饮用末茶 , 多采用盅或盏 , 盅托就更为普遍 , 而制作比唐朝精细多姿 。宋代以后 , 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 , 已开始不加调味饮茶了 。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茶杓和茶瓶等;饮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盏 。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瓷外 , 也有用金银的 , 人们当以“金银为优” 。到了元代、明代除边疆人民饮茶用煮饮外 , 散、末茶的饮用增多 , 不用煎煮而用“撮泡” , 即开水冲泡 , 茶具种类简化 , 而质量却有提高 。
茶具以“瓷器为上” , “黄金为次” 。清代以后 , 除边疆少数民族外 , 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为主的局面 。茶具的演变《癸辛杂识》称:“长沙茶具 , 精妙甲天下 , 每副用白金三百星(衡器上记数之识点叫星 , 用金银时代 , 即以星为数——作者注)或五百星 , 凡茶之具悉务 , 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 。越南仲丞相帅潭日 , 尝以黄金千两为之 , 以进上方 。”
《清波杂志》曰:“凡茶宜锡 , 窃意若以锡为合 , 适用而不侈 , 贴以纸则茶味易损……”宋末开始 , 发明蒸青散茶制法 。饮用散茶时 , 不碾成碎末 , 全叶冲泡 , 不用盐调味 , 重视茶叶固有香味 。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公元1049~1053年)间写的《茶录》是当时的代表作 , 在下篇器论中 , 详述了茶焙、茶笼、砧椎、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的性质用法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
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 , 宋代流子多在肩部 , 元代则移至腹部 。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峰突起 , 闻名于世 。青花瓶不仅国内珍爱 , 而且远销国外 , 特别是日本 , 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 , 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 。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 , 12世纪至14世纪 , 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 , 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 , 这种茶碗施有黑釉 , 因此在日本 , 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 。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
宋代以后 , 饮茶偏重于品 , 茶具有了较多的变化 。许次纾《茶疏》道:“其在今日 , 纯白为佳 , 兼贵于小 。”
明代时 , 品茶瓷色尚白 , 器形贵小 , 当时许多的 瓷窑多生产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 。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茶洗” , 形状如碗和孟 , 底部有孔 , 是饮茶之前用来冲洗茶叶的 。16世纪中国瓷器出现在法国市场 , 致使法国人惊叹不已 , 大加赞扬 。明代中期以后 , 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 。
到了清代 , 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 。
近年来 , 在浙江上虞出土了—批东汉(公元25 --220年)瓷器 , 出土器物中有碗、壶、杯、茶盏、托具等 。经北京故宫博物馆 , 上海、浙江考古单位鉴定 , 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器 。这对研究古代青瓷茶具有重要价值 。
【茶具发展简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