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紫砂入门十讲:第三讲紫砂陶的起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二 紫砂入门十讲:第三讲紫砂陶的起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文章插图
二,陶器发展的硕果
那么,紫砂陶是怎样走进人们的视野,逐渐演变成紫砂壶艺并被人们所宠爱的呢?饮茶要用器皿,器皿的选择反映出饮茶方式的变化 。我国饮茶风气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 。所谓“唐煮宋点”,其方法虽有煎煮与烹点的区别,但共同特点是“团饼碾屑”,即都以饼茶为主,或说处于饼茶阶段 。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及饮茶的茶具时,认为:“,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 。”“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不如越 。”为什么呢?邢瓷虽好,虽白,但点茶则色红,而越瓷釉色青,茶色显绿,而且造型也好,口唇不卷,底卷而浅,使用起来方便 。唐人饮茶看重茶色,可见一斑 。
宋人饮茶同样看重茶色,但色泽偏好却不同宋人饮茶法为烹点,即把蒸压成饼的茶膏碾细放在茶盏里,以细烹的汤水点注之并以茶筅拂击,用力搅动,茶水表面就如“疏星皎月”,灿然泛出鲜白色;其茶具主要为盏 。
宋代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唐宋两朝的饼茶是将茶叶蒸捣为茶膏,再压模烘焙成干饼型的,有的还加入龙脑香等 。唐宋诗人形容:“手阅月团三百片”、“三百小团阳羡月,寻常新汲惠山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月团、团月,就是形象化的饼茶 。宋代饼茶在包装形式上有所讲究,多龙凤图案,有龙团风饼之谓 。在宋代,茶文化从士人走向了民间 。普及这种生活方式的,是“斗茶”的盛行和宋徽宗的大力提倡 。徽宗皇帝还亲手写过《大观茶论》一书 。这种“斗茶”风气,在同时代画家的笔下也多有表现,如宋代钱选的《品茶图》和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刪页》等,生动地表现了贩夫走卒在歇息时品评茗战的情景 。“斗茶”,就是看谁盏里的茶汤色白、浓密和消失时间长 。这个时代的人,喜用的饮茶工具主要是盏和盏托 。
宋人所谓的盏,实际上就是比较小一些的怨 。造型一般是敞口圈足,器身较深,状如漏斗,且喜黑釉盏 。烧造黑釉盏的窑场有吉州窑淄博窑、平定窑、建窑等,尤以建窑的兔毫盏和油滴釉最著名 。茶专家蔡襄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元代赵松雪《斗茶图》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燴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宜兴的陶业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宜兴的先民就“耕且陶焉”,烧造原始的陶器,到三国、南北朝时迅速发展 。作为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的越窑青的主要产地之一的均山窑,就是以宜兴鼎蜀镇汤渡村附近的均山定名的,又因窑地在南山范围内,所以又称南山窑 。
宜兴日用陶器的生产在明中期蓬勃兴旺,嘉靖、万历年间,其产品已是“鬻于四方利最溥,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 。因日用陶器大量生产而大量使用夹泥,于是掩藏于夹泥之中的紫砂料就一同被开采出来,被人单独加工并成小件陶盅,附缸瓮内烧成,其色深重,燴之久热难冷,有如建窑产品兔毫紫瓯的功能 。诗人梅尧臣是位支持新生事物的人,他大胆地采用新产品试茶,并为之延誉,于是有了《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 。
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每说太傅家 。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夸 。
这首七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个与茶结缘的“紫泥新品”是用来斗茶的,它是盏而不是壶 。北宋人饮茶尚未到用壶沏茶的份上,有人据北宋诗人辞章中出现的“紫瓯”,望文生义说就是紫砂壶 。甚至说“据文献和考古双重证明,紫砂壶在宋代就大量生产且传之甚远”,这并无可信的根据 。许多著作中加以引用,也只能是以讹传讹而已 。
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诗:“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雪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面和道米芾《满庭芳》词:“雅燕飞b原源吸觞,清潭探坐,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被破缕态只金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犭可缺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
【二 紫砂入门十讲:第三讲紫砂陶的起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