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圣贤,在日常行为中学养生

“治未病”的说法取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治来病不治已病”,意思是聪明的人致力于不生病,而不仅仅治疗已经得的疾病 。
按照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划分标准,“治未病”分三个层次:
跟着圣贤,在日常行为中学养生
一是“来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 。
是指在人体来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
二是“既病防变”,又可以说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 。
古称“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止气尚来得元,为避免因调养不当,旧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病者,事先采取的防治措施 。或指对疾病症状虽已消失,因治疗不彻底,病根未除,潜伏于体内,易受某种因素诱发,使旧病复发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即防治疾病的发展、转变或复发 。
三是“已病早治”,主张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早根除” 。
“上医治来病”是中医学的最高境界,如果在万病缠身时再去治疗,犹如临渴而掘井,不但要承受很大痛苦,甚至可能无法医治 。
精辟的论述

跟着圣贤,在日常行为中学养生
孙思邈曾经对从事医生职业的人说:最好的医生善于指导人们在身体健康之时担心生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要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担心疾病的发生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 。然而待疾病发生了才诊治就困难了 。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号丹溪),在其古书《丹溪心法》中曾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来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意为:因此已经生病而后救治,是我们为什么做医生的法则;未病而先治,是大家所以应知道养生道理的原因 。摄生即养生 。)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在长期的医学研究中发现,在健康因素中,医疗条件仅占8%,生活方式却占到了60% 。而在生活方式中,合理膳食占13%,心理平衡占到30% 。人的健康中,精神因素是占第一位的 。好的心态能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力保持最佳 。根据以上理论,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说法一一心理养生 。
有科学家说,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新主题、新概念 。作为每一个个体,都应该主动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欲病状态,而且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就在于此 。所以,我们应该调动自身的本能,学会一些基本养生常识,自己关爱自己;也就是学会预防疾病发生,或是“既病防变”,已经生病初期寻找办法防治变化 。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体质将大大提高,社会负担的医药费就能大大减少 。
中国的历代先哲、医家、养生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我们如果跟着圣贤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照着去做,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逐渐构成个体日常行为准则,就可以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所以有专家说:“若要寿而康,九成靠自己 。”
【跟着圣贤,在日常行为中学养生】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