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泥料制备详解:好泥料才能做出好陶器

建水紫陶泥料制备的工序分为取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醒泥八大工序,今天就为大家详尽介绍一下建水紫陶泥料是如何制备的 。
取料取料是烧造建水紫陶的基础工作 。在传统的制作条件下,原料的出处与泥料配兑比例和成品品质有直接关系,因为,与砖红壤性红土共生的各色陶土原料外观质量和色泽并无明显区别,但品质成分却可能存在差异,陶土原料中硅、铝、铁、铬含量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陶品质量和呈色的变化 。
为保证陶品质量,有的艺人固定原料的出处,并坚持自己挖采,以挑选自己熟悉的优质土料 。
当地人将未经处理过的陶土原料称“生泥” 。
醒料生泥含有一定水分,为中度湿润,须晒晾干燥至手捻为粉末状才能使用,否则,“生泥不易捣碎,在淘洗滤浆过程中容易产生泥核 。
将低度湿润状态的生泥晒晾干燥的过程称为醒料 。
选料在块状的生泥”中,含有少量的砂粒杂质,选用前必须将砂拉杂质挑拣干净方可使用 。
配料配料的比例凭经验因人因时因烧制要求而定 。取自不同地点的土料,品质成分不同;醒料时间长短,也会使土料中的硅、纳、钾等成分产生细微变化,改变土料性质 。
配料时要根据成品烧制要求,针对土料的不同特性确定配制比例 。
砗料为保证不同土料能充分调匀,碎料对必须将不同颜色的土料混放在一起同时捣碎 。碎料要做到土粒均匀,最大颗粒一般不超过蚕豆粒大小,才能在淘洗滤浆过程中不产生泥核 。
淘洗滤浆将碎土料倒入盛有水的大型容器中,容器中水与碎料的比例为三比一 。
碎土料倒入容器时应边倒边用木棒搅拌,切忌一次倒入而不能让土粒浸泡均匀 。碎土自然浸泡五至六小时后,待土粒充分稀释没有泥核,然后作再次搅拌 。
搅拌的过程既是让土粒充分稀释的过程,也是让土料中不同物质成分充分调和相互融入的过程 。
待确认土粒充分稀释成为浆状,即可将浆料通过100至200目网筛滤入另外的容器中,浆料中的砂粒和杂质被过滤清除,只留下纯净的泥浆继续浸泡 。
如此反复地浸泡、搅拌、过滤四至五次后,才完成建水紫陶泥料的淘洗滤浆过程 。
滤泥滤泥分两个步骤,一是让泥浆在密封状态下自然沉淀,先将淘洗后的泥浆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加盖,让其在密封状态下自然沉淀,沉淀过程中要不时地去除浸出的水分 。
经过自然沉淀的泥浆为糊状,水分约占30%左右,还不具备造型条件 。
滤泥的第一个步骤是将糊状的泥料倒入石膏制成的容器中滤除水分 。石膏容器的滤水性能极好,可将浆糊状泥料中20%的水分滤除 。
滤泥的过程要注意保证石膏容器干燥干净,以免石膏受湿脱落混入泥料内要用透气干净的东西遮盖好容器,不让其他杂质污染泥料 。
待泥料滤水至膏状时,即可小心取出,除去泥料表皮杂质,密封放置待用 。
醒泥刚制备好的泥料泥性较暴,当地人将刚制好的泥料称为“生泥” 。“生泥”中的水分和固体颗粒的分布仍然不均匀,比较活跃的颗粒元素变化会产生细微的结构变化,这样会降低泥料成型时的可塑性,若直接用来制坯,坯体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容易导致陶坯分层、开裂或变形 。
陈腐能够消除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生泥”经过陈腐后,泥料中的水分和颗粒会自然分布均匀,存在于泥料中的有机物通过发酵或腐烂会产生出腐殖酸,使泥料松软而增强可塑性和稳定性 。
陈腐的过程称作“醒泥” 。其方法是将生泥堆放在室内阴凉处,覆盖上滤布或塑料薄膜,滤布要保持水分,让生泥在密封状态下,处于阴凉恒温的条件自然陈腐,时间一般为3个月以上,而且时间愈长泥性越稳定 。
陈腐过的泥料柔软均匀,未经陈腐的则软硬不均,有经验的拉坯工经手便知 。
整个泥料制备过程费时费工,操作繁杂 。要想保证陶器质量,就要在泥料制备时认真对待 。
好的艺人讲究用好泥,好泥料才能做出好陶器 。
【建水紫陶泥料制备详解:好泥料才能做出好陶器】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