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上,北京市的茶庄很多,按1926年的统计,北京“城内、外之茶叶店大小不下三百余家” 。当时茶叶的消费总额为370万斤乃至400余万斤 。京人习茶叶是按两计算的,当时北京不足200万人,人均消耗量相当可观 。喝茶的人多,茶叶庄铺的生意自然兴隆红火 。开茶叶铺的“十之九皆为安徽人”,但后来又有大批福建人和浙江人介入 。有趣的是,不产茶叶的山西省,也有人在京经营茶叶 。晋人卖茶叶往往与海味同卖,茶叶、海味都不产于山西,晋人卖茶叶自然不会得心应手,只能让位于南方诸省的人士了 。
【北京历史上的茶庄】旧时,北京茶庄的字号很有意思,不少茶庄喜欢用店主姓名为店名,如吴裕泰、汪元昌、汪正大、吴元泰、吴永和等等 。在经营茶叶庄的人中,有“六大茶商”之说,即是六家大茶叶商,这六家姓氏为寇、张、汪、方、吴、孟 。寇氏系河北冀州人,孟氏是山东人(瑞蚨祥家族人氏),其他均为安徽人 。
北京的茶馆种类很多,每日演日夜两场评书的,名为书茶馆;此类茶馆标榜“开书不卖清茶” 。卖茶又卖酒及酒菜小食品,叫茶酒馆;此外还有什么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等等 。
大茶馆是为“头等”闲人开的,民国之后那些前清遗老因没有了“铁杆庄稼”,无闲钱再去大茶馆添补无聊,大茶馆便一个个关门大吉或转业,让位于其它类别的茶馆 。
京城茶馆中还有野茶馆,野茶馆是季节性的,秋末一一关门,春末一一来业,茶客多为“踏青”、郊游的人 。一些野茶馆设在朝外二闸及城内什刹海等游览区内 。野茶馆本小利微,开此类茶馆者,大多是“以茶会友”,并不想从中发财 。后来,因公园里设了茶棚、茶座,此类野茶馆便一一退出了舞台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
- 黄山上有棵著名的树叫什么 黄山介绍
- 我愿陪你,泛岁月的涟漪
- 蟑螂最怕的天敌是什么
- 历史上诸葛亮会打仗吗 诸葛亮真的会打仗吗
-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哪一部?
- 网上的粗体英文怎么打
- GPS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 你的铁壶属于哪种铁?
- 春兰和建兰的区别
- p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