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朱允炆 明惠宗朱允炆简介


明帝朱允炆 明惠宗朱允炆简介

文章插图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 明朝第二位皇帝 , 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 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 , 年号建文 , 故后世称建文帝 , 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 , 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 ,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 , 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 , 宽刑省狱 , 严惩宦官 , 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 史称“建文新政” 。
明帝朱允炆 明惠宗朱允炆简介

文章插图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 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 , 从黄彦清之议 , 为发丧 , 追谥孝愍皇帝 , 庙号神宗 , 壬午以后谥不行 。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 , 以与显皇帝庙号复 , 改庙号惠宗 , 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 后世称为明惠宗 , 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 , 简称惠帝 。
兵败失位
1399年8月 , 燕王朱棣誓师抗命 , 下谕将士 , 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 。史称“靖难之役” 。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 。在叛乱开始的时期 , 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 。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 。
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 , 拥有全国的经济 , 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 。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 , 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 。直至节节败退 , 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
建文朝廷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 , 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 , 因为朝鲜国王李芳远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 。但是这些办法未能影响一败涂地的战争结局 。
建文四年六月 , 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 , 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 , 京师遂破 。燕兵进京 , 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 , 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 。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 , 已经不能辨认 , 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
朱棣登位后 , 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 , 下油锅的下油锅 , 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 , 实行残酷的“转营” , 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 , 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 , 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 , 有被摧残至死的 , 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 。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 。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 , 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 。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
史书评价
【明帝朱允炆 明惠宗朱允炆简介】赞曰:惠帝天资仁厚 。践阼之初 , 亲贤好学 , 召用方孝孺等 。典章制度 , 锐意复古 。尝因病晏朝 , 尹昌隆进谏 , 即深自引咎 , 宣其疏于中外 。又除军卫单丁 , 减苏、松重赋 , 皆惠民之大者 。乃革命而后 , 纪年复称洪武 , 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 , 草野传疑 , 不无讹谬 。更越圣朝 , 得经论定 , 尊名壹惠 , 君德用彰 , 懿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