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法的流行和斗茶的兴起

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 。
【宋代点茶法的流行和斗茶的兴起】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
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品位高下 。根据点茶法的特点,民间兴起了斗茶的风气 。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撕杀”,三斗二胜 。
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
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 。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 。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偏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火候过了头 。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 。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 。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 。这种最佳效果,被称为“咬盏” 。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 。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
南宋开庆年间,斗茶的游戏漂洋过海传入了日本逐渐变为当今日本风行的“茶道”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